大宋,建隆三年,开封,大庆殿。
殿内空旷,烛火摇曳,映着赵匡胤紧锁的眉头。
御座前的桌案上,摊着一张大宋疆域图。
在他的记忆里,这片疆土曾是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可眼前的这一块,却显得如此孱弱,偏安一隅。
图外,是北汉、南唐、后蜀、吴越……一个个虎视眈眈的割据政权。
回来三天了。
整整三天,他几乎没有合过眼。
后世的万丈高楼与那段屈辱的《近现代史》,像两块烙铁,反复炙烤着他的心。
大宋,富庶。
可周墨那小子说,大宋的富,是浮肿,是虚胖。
缺马,重文抑武,导致军力孱弱,几乎没打过几场扬眉吐气的仗。
岁币,纳贡,和亲……
那一张张条约,一个个名字,像一记记耳光,扇在他这个开国皇帝的脸上。
“窝囊!”
赵匡胤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笔架嗡嗡作响。
他赵匡胤是马上皇帝,是陈桥驿黄袍加身的主儿!
他能容忍文人说三道四,却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家,活得这么没有骨气!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里的混沌已化为一片清明。
“官家,赵普相公求见。”门外传来内侍低沉的声音。
“让他进来。”
很快,一个身材微胖,眼神精明的中年文士快步走入,正是他最信赖的宰相,赵普。
“臣赵普,参见官家。”
“起来吧,坐。”赵匡胤指了指旁边的绣墩。
赵普谢恩落座,心里却在打鼓。
这几日官家把自己关在殿内,时而沉思,时而烦躁,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下,谁也不知是何缘故。
“义兄。”
赵匡乙没有自称朕,而是用了当年结义时的称呼。
赵普心头一热,身体微微前倾,“官家有何烦心事,但说无妨,臣与您分担。”
赵匡胤沉默了片刻,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
“义兄,你读史,可知何为天下大势?”
赵普一愣,随即答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道循环,天下大势。”
“说得好。”赵匡胤点点头。
“那你看,我大宋如今,是该分,还是该合?”
“自然是该合!”赵普斩钉截铁。
“官家天命所归,当扫平六合,混一宇内,成就不世之功!”
“不世之功……”赵匡胤的嘴角扯出一丝自嘲。
“可朕最近,做了一个很长,很真实的梦。”
他决定赌一把,赌自己对赵普的信任。
他将后世的见闻,以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为外壳,缓缓道来。
他讲了高耸入云的铁塔,日行千里的铁车,亩产千斤的稻谷。也讲了那喷吐着黑烟的钢铁巨舰,和那让华夏大地流尽鲜血的百年国殇。
赵普听得是心驰神往,又背脊发凉。
他本想说一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赵匡胤描述的细节太过匪夷所思,却又偏偏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实感。
“官家,此梦……”
“是梦,也不是梦。”
赵匡胤打断了他,从怀中摸出那张薄薄的纸,递了过去。
“此物,便是梦中仙人所赐。”
赵普小心翼翼地接过,指尖传来的光滑触感让他心头一跳。
这纸张的质地,平滑坚韧,绝非人间凡品!
当他看清上面那些从未见过的简化字,听完赵匡胤对申请表的解释后,这位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相,再也坐不住了。
他霍地一下站起身,双手微微颤抖,死死盯着那张纸。
“仙……仙人……竟真的存在?!”
“官家,这……这是天佑我大宋啊!”
“是天佑,也是警示。”赵匡胤的语气沉重如铁。
“梦里,我大宋虽富,却不强,屡被外敌欺辱。”
“最后,亡于北地蛮夷之手,江山倾覆,百姓涂炭。”
这话如一桶冰水,从赵普头顶浇下,让他瞬间冷静。
“亡……亡国?”他声音干涩。
“是。”赵匡胤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的北疆,“因为我们缺一样东西。”
“缺什么?”
“马!”赵匡胤一字一顿。
“燕云十六州不在我手,我大宋便无产马之地,无险可守!无马,便无强兵!无强兵,便只能被动挨打,任人宰割!”
赵普的脸霎时没了血色。
他虽是文臣,却也知兵事。
赵匡胤一针见血,指出了大宋最致命的软肋。
“那……仙人可有解决之法?”赵普急切地问。
“有。”赵匡胤指着那张申请表,“仙人说了,想要什么,写上去。”
赵普的眼睛瞬间亮了,“那我们……求那燕云十六州的舆图?求良马的培育之法?”
“不。”赵匡胤摇了摇头,站起身,走到赵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远水,解不了近渴。”
“义兄,朕想先从根子上治病。”
“朕杯酒释兵权,虽能安一时之心,却也散了军心。如今的禁军,不过是一群领着军饷的丘八,算不得强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