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还跪坐在地上,双目无神。
周墨看着都觉得心累,这叫什么事儿啊。
别的皇帝来了,都是求技术,求制度,求发展。
这位倒好,直接快进到了临终关怀阶段,而且还是最高难度的地狱模式。
缓一缓吧,别洪武刚上完永乐上,一会儿再给崇祯脑子干冒烟了。
周墨揉了揉眉心,招呼道,“天色不早,该吃饭了。”
他让朱允炆去村里找人帮忙多炒几个菜。
这种紧张时刻,也只有美食能稍微缓和一下气氛了。
刘邦第一个响应,大大咧咧地凑过来,拍了拍崇祯的肩膀。
“我说大侄子,你也别太往心里去。”
“你那老祖宗,就是个炮仗脾气,点火就着,他说的那些,听听就算了,真那么干,你那京城非得炸了窝不可。”
“高祖皇帝所言差矣。”
李世民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走了过来,神态儒雅,话语却很犀利.
“朕以为,洪武皇帝的法子,虽说酷烈,却是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
慈不掌兵,仁不理政。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对对对!”年少的刘彻一脸兴奋,仿佛找到了知音.
“太宗皇帝说得对!就是要快刀斩乱麻!把那些唧唧歪歪的腐儒全都砍了,把他们的钱都抢过来,拿来养兵!到时候,别说一个李自成,就是十个李自成,也给他们扬了!”
少年天子的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戾气与渴望。
周墨听得直摇头,这群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他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武则天和赵匡胤。
武则天只是端坐着,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在看一场有趣的戏剧。
赵匡胤则眉头紧锁,显然是在认真思考朱元璋那套方案的可行性与风险。
“高祖、太宗,你们说的都轻巧。”
赵匡胤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老朱的法子,是虎狼之药,用好了能起死回生,用不好,就是催命的毒药。
关键在于,如何掌控这个度。”
他看向崇祯,“这位……崇祯皇帝,他手底下,还有没有能替他执行这套虎狼之法的忠勇之士?若是无人可用,一切都是空谈。”
一句话,问到了点子上。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崇祯身上。
崇祯嘴唇动了动,脸上露出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他脑海里过了一遍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
能言善辩者有之,贪生怕死者有之,结党营私者有之,可要说能毫不犹豫地执行抄家灭门这种事的……好像还真找不出几个。
他的锦衣卫和东厂,早就被文官集团渗透得跟筛子一样,远没有前几代那么得力了。
看到他这副表情,众人都明白了。
刘邦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得,没人干活,那说个屁啊。”
就在气氛再次陷入僵局时,朱棣开口了。
他一直站在旁边,冷眼旁观,此刻终于走到了场中。
“谁说无人可用?”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朱棣走到崇祯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你手下不是还有京营吗?还有五军都督府!还有宫里的三千禁军!这些人,平日里受皇恩,吃皇粮,难道都是摆设?”
崇祯嗫嚅道:“京营……京营将领多与文官有染,怕是……怕是信不过。”
“信不过?”朱棣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那就让他们变得信得过。”
他转头看向周墨,“周先生,可有纸笔?”
周墨连忙让朱允炆取来笔记本和圆珠笔。
朱棣接过笔,唰唰地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将笔记本推到崇祯面前。
“把你认为京中所有手握兵权,但有可能不听号令,或者与文官集团勾结的将领名字,都写下来。”
崇祯不解地看着他。
朱棣耐着性子解释道,“我父皇的第一步,是杀文官,立威。但他的法子太糙,容易引起兵变。我的法子,是先杀武将,清君侧!”
“先把刀把子,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你挑一个你最信任的,也最有能力的将领,让他带着你的禁军,拿着这份名单,就在今夜,以谋逆罪,将名单上的人,全部抓捕,就地格杀!”
“然后,你再让他接管京城全部兵权,告诉他,事成之后,他就是大明的兵马大元帅!”
崇祯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先杀武将?这……这比杀文官还要冒险啊!
“永乐大帝。”
李世民忍不住开口,“如此行事,与自断臂膀何异?万一引起哗变,岂不是将京城拱手让与李自成?”
朱棣看了李世民一眼,语气充满了自信。
“太宗皇帝多虑了。”
“第一,此事要快,要狠。要在那些人反应过来之前,就让他们的脑袋搬家。只要速度够快,乱子就起不来。”
“第二,我不是让他把所有将领都杀了。只杀那些头头,那些刺儿头。剩下的中下级军官,群龙无首,不成气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