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的化学第一课,讲得口干舌燥。
他从最基础的元素周期表讲起,当然,他没那么傻,直接把整个表拍出来。
他只是挑了几个最常见也最关键的元素来讲:氢、氧、碳、铁、硅。
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原子,什么是分子。
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神物,而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团伙。
铁,也不是从石头里凭空变出来的,而是铁原子们整整齐齐排队站好后的样子。
而烧制水泥和玻璃的关键,就是让沙子和石灰石里的“硅”和“氧”这些小东西,在高温下重新排队组合。
这套理论,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来说,是基础常识。
但对于这群生活在古代的帝王而言,不亚于听了一场天书。
整个院子里,鸦雀无声。
刘邦张着嘴,手里的啤酒瓶都忘了放下.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锅煮沸了的粥,里面全是“原子”、“分子”这些听不懂的词在翻滚。
朱棣和赵匡胤这些务实派,则是眉头紧锁,他们隐约感觉到,周墨说的这些东西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能够解释世间万物变化的巨大秘密。
而李世民和武则天,这两个对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人,眼中则迸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周先生。”
李世民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你的意思是,天下万物,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草木金石,都是由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子组成的?”
“可以这么理解。”
周墨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不同的原子,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
“那……人呢?”武则天紧接着问,她的问题更加尖锐。
周墨看了她一眼,知道这个问题回避不了。
“人,也一样。主要是由碳、氢、氧等几种原子组成的,只不过组合的方式,比石头和水要复杂亿万倍。”
轰!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所有帝王的心中炸响。
人,和石头,竟然是同一种东西组成的?
如果人也是由这些“原子”构成的,那所谓的天命,所谓的神仙,又在哪里?
周墨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惊的时间,他知道必须趁热打铁。
“我之所以讲这些,不是为了动摇各位的信仰,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更重要的道理。”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字。
【规律】
“这些原子的组合方式,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遵循着某些固定不变的规律。
比如,水结成冰,铁会生锈,火往上烧。我们研究科学,就是要找出这些规律,然后利用它们,为我们服务。”
“比如,我们知道了水泥的规律,我们就能烧出更坚固的水泥。我们知道了炼钢的规律,我们就能炼出削铁如泥的宝剑。”
“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根本!”
周墨的话,掷地有声。
李世民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他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他之前成立“格物院”,只是模糊地觉得应该学习后世的先进技术,但具体要学什么,怎么学,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现在,周墨为他指明了方向!
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要去探究事物背后的规律!
“周先生,朕明白了!”
李世民站起身,对着周墨长揖及地,态度前所未有的恭敬。
“请先生教我,如何建立一套能探究这些规律的学问体系!朕要让朕的大唐,人人都能格物,人人都能致知!”
周墨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陛下客气了。”他转向白板。
“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画图。
“第一,是蒙学,或者叫小学。目标是扫盲。让所有适龄的孩童,学会认字、写字,和最基础的加减乘除。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第二,是中学。在小学的基础上,开始分科。主要学习四门课。”
他在白板上写下四个词:【语文】、【数学】、【物理】、【化学】。
“语文,就是学习更深奥的文章,学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数学,就是学习更复杂的计算,比如几何、代数,这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物理和化学,就是我刚才说的,开始系统地学习天地万物的规律。”
“第三,是大学。到了这个阶段,就要更进一步细分专业。有人专门研究物理,有人专门研究化学,还有人研究农学、医学、工学等等。他们将成为国家最顶尖的人才,负责攻克最尖端的技术难题。”
周墨一口气说完,看着目瞪口呆的帝王们。
他知道,自己抛出的这个现代教育体系,对他们的冲击有多大。
这套体系,与他们熟悉的,以儒家经义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完全是两码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