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悦来客栈,陆砚昭没有直接回府,而是按照老鸹说的地址,来到了京郊的“燕记铁匠铺”。铺子门扉紧闭,门上贴着“歇业”的告示,门缝里透着一股铁锈和尘土的味道。
他绕到铺子后面,见院墙不高,便找了个僻静处,施展从原主记忆里学来的粗浅轻功,翻身跃入院内。后院散落着一些废铁和木屑,角落里有个被推倒的铁砧,旁边的泥土上有几个清晰的脚印——正是老鸹说的“带铁钉的官靴”印。
陆砚昭蹲下身,仔细观察脚印的深度和走向。从脚印来看,来人不止一个,且曾在铁砧旁停留过。他又检查了铁匠铺的门窗,发现门锁是从外面被撬开的,而非从内部损坏,说明老板是被强行带走的。
“看来老鸹的消息没错,铁匠铺确实被人搜查过。”他喃喃自语,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连忙躲到柴堆后面。
只见两个穿着皂隶服饰的人走进后院,其中一个指着铁砧道:“头儿说了,再搜一遍,别漏了什么东西。”
“搜啥啊,人都跑了,破铺子有啥可搜的?”另一人抱怨道,“再说了,黑风寨的人要是知道咱们插手,怕是……”
“闭嘴!让你搜你就搜!”
陆砚昭心中一凛。皂隶?黑风寨怎么会和官府的人扯上关系?他屏住呼吸,等两人走后,才悄悄从柴堆后出来,快速离开了铁匠铺。
回到镇国公府,天已擦黑。陆砚昭刚走进知止斋,春桃就迎了上来:“二公子,您可算回来了,老爷让您去书房呢,脸色可不太好。”
他心中咯噔一下,快步来到书房。陆崇渊背对着他站在窗前,声音冰冷:“你今日去城南,见了老鸹?”
“是。”陆砚昭不敢隐瞒。
“谁让你擅自去铁匠铺的?”陆崇渊猛地转过身,眼中带着怒火,“你可知那铁匠铺背后牵扯着什么人?万一你被发现,不仅你有危险,还会暴露影阁!”
原来影阁的人一直在监视他。陆砚昭低头道:“孩儿知错,但孩儿只是想看看现场,或许能发现些线索。”他将在铁匠铺看到的官靴脚印和皂隶的对话说了一遍。
陆崇渊闻言,眉头紧锁:“皂隶?哪个衙门的?”
“看服饰像是刑部的,但具体哪个司,孩儿没看清。”
陆崇渊走到书案前,拿起一份卷宗:“这是今日影阁送来的急报,黑风寨昨日劫了一批运往宣府的军饷,带队的人,穿的就是刑部皂隶的衣服。”
陆砚昭心中剧震。黑风寨劫军饷,还冒充刑部皂隶,这背后的水远比他想象的更深。他突然想起方案中提到的“刘瑾开始注意到这个崛起的年轻人”,难道这件事也和东厂有关?
“父亲,”陆砚昭沉声道,“影阁现在人困马乏,效率太低,这样查下去,不知何时才能找到线索。孩儿想……对风堂进行改革。”
“改革?”陆崇渊挑眉,“如何改?”
“第一,定岗定编,将风堂分为传讯、加密、养护、联络四班,各司其职;第二,设立奖惩制度,送一条有用情报赏多少,延误一次情报罚多少,明码标价;第三,建立情报分级制度,重要情报用特殊加密方式传递。”陆砚昭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古代语境,“至于俸禄,孩儿愿意从自己的月例里拿出一部分,先解燃眉之急。”
陆崇渊盯着他看了许久,久到陆砚昭几乎以为会被拒绝,才听他缓缓道:“好,就按你说的改。但丑话说在前头,若改不好,影阁的烂摊子,你也得跟着担责任。”
“孩儿遵命。”陆砚昭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离重组影阁又近了一步。
离开书房时,夜色已深。陆砚昭抬头望向星空,寒风凛冽,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热血。从解决水井到接触影阁,从东宫伴读到调查黑风寨,他正一步步踏入这个时代的漩涡中心。
而他手中的“绣春刀”,虽然尚未真正出鞘,却已在影阁的密语与朝堂的暗流中,磨砺出了最初的锋芒。他知道,前方的路必定充满荆棘,但他别无选择,只能一往无前。
因为他不仅是镇国公府的二公子陆砚昭,更是来自后世的灵魂,他肩负着改变命运的使命,也怀揣着对这个王朝的期望。今夜的京城,看似平静,实则已因他的到来,悄然改变了轨迹。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