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12 章:朝堂对峙揭罪证,南洋暗流窥军工
嘉靖二年(1526 年)8 月 7 日辰时,京城的朝阳透过云层,洒在紫禁城的金銮殿上。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手持朝笏躬身而立,与往日不同的是,龙椅左侧设了一张铺着明黄色软垫的座椅,沈太后身着朱红宫装,端坐其上 —— 因嘉靖帝朱栽霖年仅九岁,尚需太后从旁辅佐,今日关乎泉州走私案的重议,沈太后特意亲临朝会。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嘉靖帝身着明黄色龙袍,在太监的搀扶下缓步走上龙椅,沈太后微微侧身,伸手轻扶了扶他的衣袖,低声嘱咐:“陛下莫慌,有哀家在。” 嘉靖帝点点头,小手紧紧握着龙椅扶手。百官齐齐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 沈太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目光扫过殿内,“今日早朝,主要议处泉州走私案及李嵩涉案之事。徐爱卿,昨日泉州送来的密报,你且当众宣读。”
“遵旨!” 徐阁老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密信,清了清嗓子道:“嘉靖二年八月六日,藏锋队海疆组指挥佥事李斌,于泉州废弃码头截获五辆私自改造的黄绿色卡车,查获火铳零件三百余件、私盐两千斤,抓获主犯李岩及蒙面人二十一名。经审讯,李岩供认,其兄李嵩于嘉靖元年三月至十二月间,先后三次暗中提供白银共计五万两,用于购买仿制火铳的机器与钢材;另据泉州秘密工坊工匠招供,李嵩曾派人传递工部车辆调度文书样式,助李岩伪造批文……”
密信内容宣读完毕,殿内百官哗然。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李嵩脸色煞白,双手紧握朝笏,指节泛白,急步出列躬身:“陛下!太后!臣冤枉!此乃李岩为脱罪凭空捏造的谎言!臣与他虽为兄弟,却因他早年嗜赌成性早已断绝往来,何来私相授受、支持走私之说?还请陛下、太后明察!”
“李大人,你且稍安勿躁。” 陆砚昭从武将队列中走出,手持一份卷宗,神色凝重,“昨日收到泉州密报后,本公便觉此事有疑,连夜安排核查 —— 先由工部文书房核验笔迹与印章,后又派枭龙卫直属营藏锋队稽查组指挥佥事秦康,带队进行二次核验,今日正好当众厘清证据疑点。”
他展开卷宗,逐一说道:“第一份所谓‘李嵩给李岩的书信’,经工部文书房初步核验,已发现笔迹模仿痕迹;后秦康指挥佥事带队细查,不仅确认书信所用纸张为泉州特产竹纸 —— 而李大人去年五月任职京城期间,所用纸张均为宫廷供应的宣纸,更查出书信落款印章的篆刻手法,与李大人常用印章的匠人风格截然不同,印章边缘还有未清理干净的仿刻毛刺,显是他人仓促仿刻;第二份‘李岩府中搜出的银票’,背面虽有李府管家私印,但银号掌柜回忆,去年六月存入五万两白银的客户,是一名戴着斗笠的陌生男子,并非李大人本人;秦康带队核查李府管家时,管家也供认去年三月私印曾不慎遗失,后虽寻回,却已被人拓印过痕迹,不排除被李岩盗用的可能;第三份‘工匠供词’,今早泉州传来补充密报,两名招供工匠已翻供,称是李岩以家人性命相要挟,逼迫他们捏造了‘李府侍卫送文书图样’的证词,秦康也已派人将工匠家属接到京城保护,防止李岩余党报复。”
陆砚昭话音刚落,殿内再次哗然。李嵩眼中泛起泪光,连连磕头:“多谢镇国公!多谢秦指挥佥事!若非二位连夜核查、厘清疑点,臣险些蒙冤,此恩臣必铭记在心!臣虽与李岩有兄弟之名,却从未纵容其恶行,还请太后、陛下明鉴!”
沈太后看向陆砚昭,语气带着赞许:“陆爱卿行事周全,秦康指挥佥事核查细致,未让忠臣蒙冤,实属难得。既然证据均为李岩栽赃,李嵩便无罪释放,恢复原职;秦康核查有功,可赏白银百两,以示嘉奖。”
“谢太后!谢陛下!” 李嵩起身躬身退列,殿外值守的秦康也闻声入殿,单膝跪地领旨:“末将秦康,谢太后、陛下恩典!末将只是尽稽查之责,不敢居功!”
嘉靖帝虽年幼,却也似懂非懂地点头:“查得好,好人不能冤枉……”
沈太后转向陆砚昭,话锋一转:“陆爱卿,虽李嵩蒙冤,但李岩走私之事属实,且其供出的‘南洋商会’暗中售卖仿制机器,此事仍需谨慎应对。你可有应对之策?”
陆砚昭躬身道:“回太后、陛下,臣有两点提议:其一,恳请太后与陛下准许军工总院扩大防护衣与嘉靖一世步枪的生产规模,配给沿海卫所,加强沿海防务;其二,派专人前往南洋探查‘南洋商会’底细,查明其与倭寇、海外势力的关联。臣举荐直属营副营将林宇 —— 林宇现任指挥使兼军工总院副院长,既懂军务又通技术,可带队前往,随行配置直属营 3 名镇抚及 300 名精锐,再加直属营藏锋队特勤组 1 名镇抚与 100 名特勤人员,足以应对南洋复杂局势,无需臣亲自前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