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惊现传国玉玺?与前朝枯骨同沉水底?这石破天惊的消息让王凌峰愕然失色。他手中的玉玺是假的?那真玺为何在西湖?那枯骨又是何人?青铜匣中藏着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即将到来的最终决战之上。
汴梁城,镇北将军府内,也速该统一蒙古、即将南下的阴影尚未散去,这封来自江南的密报又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惊涛骇浪。王凌峰捏着方腊心腹使者呈上的密信,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信上字迹潦草,显然书写者心情极度激动:“……西湖清淤,水退石出,现一前朝古墓,内有冕服枯骨,怀抱青铜匣,匣中乃传国玉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然玉质温润,螭龙纽有残,与盟主所持……似有不同!事关重大,不敢擅专,急报盟主定夺!”
不同?!
王凌峰猛地从怀中取出那方自黑云寨王禀处得来、一直随身携带、用以号令群雄的“传国玉玺”。烛光下,玉玺流光溢彩,威严天成,他从未怀疑过其真实性。可方腊的信……方腊绝不会在此事上开玩笑!
“盟主,此事……”朱武在一旁,脸色凝重至极。种师道、林冲等核心人物亦在场,皆屏息凝神。
“备马!即刻前往西湖!”王凌峰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也速该的威胁固然迫在眉睫,但这玉玺的真伪,关乎抗金联盟的根基,关乎大义名分,甚至可能隐藏着惊天秘密,他必须亲自前往验证!
一路无话,王凌峰只带燕青、石秀及百名精锐护卫,日夜兼程,奔赴临安。沿途,也速该大军集结、边关告急的消息不断传来,更添几分紧迫。数日后,抵达西湖时,已是深夜。方腊早已封锁现场,亲自在湖畔等候。
“王兄弟!”方腊迎上前,神色复杂,引着王凌峰走向一处被严密看守的湖湾。湖水已部分排干,露出淤泥和一处坍塌的墓穴入口。穴中,一具身着早已腐朽但依稀可辨为帝王冕服的枯骨,静静倚坐在石台上,怀中紧抱一个锈迹斑斑的青铜匣。骸骨旁,散落着一些陪葬玉器,规制极高。
“玉玺在匣中。”方腊低声道,命人小心取来青铜匣。匣身刻满奇异符文,锁扣处用特殊金属封死,显然非同寻常。
王凌峰深吸一口气,亲手接过匣子,触手冰凉沉重。他示意众人退开,与方腊、朱武进入临时搭起的军帐内。燕青、石秀持刃在外警戒。
“开匣。”王凌峰沉声道。
一名擅长机关的好手上前,仔细检查后,用特制工具,小心翼翼地撬动锁扣。“咔哒”一声轻响,匣盖弹开。顿时,一股陈腐气息弥漫开来,匣内衬着明黄绸缎,一方玉玺静静躺在其中。
王凌峰屏住呼吸,轻轻取出。入手温润,比他那方似乎更沉。仔细看去,玺文确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字体古朴苍劲,与他手中那方略有差异。最关键的是,螭龙纽的一角,有一道天然的、细微的裂痕,而他那方,完美无瑕。
“这……”朱武凑近细看,倒吸一口凉气,“盟主,这方玉玺……观其玉质、雕工、尤其是这龙纽残痕,与古籍所载的传国玺特征,一般无二!您手中那方……怕是……怕是仿的!”
仿的!王凌峰心头巨震,几乎站立不稳。他倚为长城、号令天下的凭仗,竟然是假的?!那王禀王爷……他为何要给自己一方假玺?是他也被骗了,还是……另有隐情?
“看枯骨!”方腊提醒道。
王凌峰强压翻腾的心绪,目光转向那具冕服枯骨。方腊手下已仔细清理过骸骨,从其腰间发现一枚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小巧金印,以及一枚刻着“元佑”年号的玉佩。
“元佑……是前朝哲宗皇帝的年号!”朱武失声惊呼,“哲宗皇帝英年早逝,葬于永厚陵,怎会在此?!”
哲宗皇帝?! 北宋倒数第二位皇帝?他的遗骸怎么会出现在西湖水底?还抱着传国玉玺?!
谜团越来越大!
“匣中有帛书!”开匣的弟兄低声喊道。只见玉玺下方,果然压着一卷用油布包裹、保存相对完好的绢帛。
王凌峰小心展开,绢帛上字迹斑驳,但依稀可辨:
“朕,大宋哲宗皇帝赵煦,遭奸佞童贯、蔡京等构陷,中毒垂危……自知不久于人世,然国玺重器,绝不能落于奸臣之手……故密令心腹,携真玺假死脱身,藏于西湖行宫密道……望后世忠良得之,重振朝纲,诛灭国贼……匣中另有密卷,记载童蔡罪证及……及一桩关乎国运之秘……切!切!”
信末,还有一个模糊的血指印。
这竟是哲宗皇帝的绝笔血诏!童贯、蔡京的罪行,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罄竹难书!而他们,竟敢谋害皇帝?!
王凌峰双手颤抖,急忙看向匣底,果然还有一卷用蜡封存的更小的卷轴。他捏碎蜡封,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这卷轴上,详细记录了童贯、蔡京如何勾结辽人(当时金尚未崛起)、如何陷害忠良、如何控制朝政,甚至……暗示了先帝(徽宗)之死也可能与他们有关!而最后,记载了一个惊天秘密:童贯和蔡京,曾秘密派遣一支船队,远赴海外“仙山”,寻找一种名为“长生血”的邪物,欲以此控制皇室!而那支船队,据说带回了一件关乎“龙脉气运”的异物,藏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请大家收藏:(m.zjsw.org)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