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立于皇城角楼,望着下方熙攘的长安街景。街角的酒肆里,几个道士正围着张桌子推演地脉图,他们腰间的玉牌泛着淡淡的金光——那是用国运加持过的“护命符”,能抵御引龙脉时的戾气反噬。不远处的佛堂早已换了匾额,如今挂着“三清殿”的牌子,里面的道士正在给百姓讲解如何根据龙脉走向选址盖房。
“陛下,最后一批佛家弟子已登船,这是他们的花名册。”内侍捧着本厚厚的册子上前,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名字,最后一页盖着泉州港的通关印。
李砚接过册子,随手翻了两页。这些佛家弟子里,有高僧,有沙弥,还有不少在家居士,他们将被送往印度,在恒河流域重建寺庙。“告诉船上的将领,到了印度就把他们放下,不必管他们去哪里传教,只要别再踏回中原一步。”
“是。”内侍应道,又补充道,“百姓们都说,把这些只会念经的和尚送走,换些能呼风唤雨的道士,才是正经事。昨日城西的张老汉还来说,自从家旁边的寺庙改成道观,地里的收成都多了两成。”
李砚笑了笑。他并非刻意打压佛教,只是佛家那套“四大皆空”的理论,与他正在做的“引龙脉、固国本”格格不入。况且那些寺庙占据着各地的风水宝地,聚敛的财富足够养三个营的士兵,与其让他们用来塑金身,不如交给玄道司,改成梳理龙脉的据点。
“把从寺庙抄没的财物,一半拨给玄道司买法器,一半用来赈济灾民。”他吩咐道,“让百姓们知道,朝廷不是要夺他们的信仰,是要让信仰真正给他们带来好处。”
内侍退下后,李砚的目光落在角楼的梁柱上。自从修炼万寿无疆功有成,他的眼睛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气”——长安上空盘旋着条金色的巨龙,那是大秦的国运;百姓身上缠着淡淡的红光,那是生机;而玄道司的术士们头顶,都飘着缕银白色的气,与地下的龙脉隐隐相连。
“陛下,清虚道长在玄都观求见,说昆仑山脉的龙脉有异动。”外间传来通传声。
李砚赶到玄都观时,观内的术士们正围着块巨大的水晶镜。镜中映出昆仑山脉的景象:原本向中原蜿蜒的龙脉气脉,此刻竟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向西北方向偏移,气脉边缘泛起不安的黑气。
“是那边的‘蚀龙谷’在作祟。”清虚道长指着镜中一处峡谷,“谷里有种‘噬气藤’,专吸龙脉气脉,术士们去清理时,被藤毒伤了十几个,气脉也被搅得更乱了。”
李砚凑近水晶镜,脊柱处的龙形秘纹突然发烫。他能“看”到蚀龙谷里,黑色的藤蔓像蛇一样缠绕在地脉上,每片叶子都在贪婪地吮吸银白色的气脉,而清理藤蔓的术士们,头顶的银气正在快速消散,脸色苍白如纸。
“他们快撑不住了。”李砚沉声道,指尖向上一抬——长安上空的气运金龙仿佛收到指令,猛地俯冲下来,化作一道金光注入水晶镜中。
镜中的景象瞬间变了:金光笼罩的蚀龙谷里,噬气藤纷纷枯萎,原本偏移的龙脉气脉重新转向东南,而受伤的术士们头顶,银气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脸上泛起血色。
“陛下用国运加持了!”观内的术士们惊呼起来,纷纷跪倒在地。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暖而磅礴的力量顺着龙脉涌来,不仅驱散了藤毒,更让他们精神一振,之前因引龙脉而消耗的心神都补了回来。
清虚道长望着水晶镜里重新顺畅的气脉,眼眶有些发红:“陛下,引龙脉本是耗命的活计,术士们每次强行引导气脉,都要折损数年阳寿。有国运加持,他们至少能多活十年。”
李砚点点头。他早便发现,玄道司的术士们大多面色憔悴,鬓角带霜,明明才三四十岁,看起来却像六七十岁的老人——这便是“赶龙术”的代价。强行扭转龙脉走向,相当于与天地之力相抗,每一次施法都在透支自身的精气神,若无外力相助,能善终者十不足一。
“从今日起,所有参与引龙脉的术士,每月可到玄都观领取一枚‘国运符’。”李砚对清虚道长说,“符上我会注入一丝气运金龙的气息,既能护身,又能补他们耗损的精神。”
这便是国运的妙用。寻常人看不见摸不着,修炼之后却能清晰感知——它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着万民的生机、土地的灵气、军队的威严,最终凝聚成帝王头顶的金龙。而他作为帝王,能随意调动这股力量,或加持于军队,让将士悍不畏死;或注入龙脉,让气脉流转顺畅;或护佑术士,让他们免受折寿之苦。
几日后,西域传来消息。负责引导天山龙脉的术士们,在国运符的加持下,只用了半月就打通了被冰川阻断的气脉,比预计时间缩短了一半。更神奇的是,原本因冰川融化而可能引发的山洪,竟在气运金龙的威压下,顺着新开辟的河道温顺地流入塔里木河,滋润了两岸的绿洲。
“陛下,这国运比任何法器都管用!”西域术士的奏报里满是惊叹,“臣等之前引气脉,总觉得力不从心,如今有金龙护持,只觉浑身是劲,连雪山里的异兽都不敢靠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逃荒是不可能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逃荒是不可能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