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顿说着努了努嘴。
“当然,科比才是Rid的主要防守者,你只要能够做好协防工作,就已经将活塞的进攻效率掐灭一半了。”
“是的,Joe,加里说的不错。下一波防守,我会好好教Rid做人的。至于现在,我们要把这一球打进!”
科比将球发给佩顿,由佩顿将球带过前场。
此时,科比看向汉密尔顿的眼睛里,充满了火焰,没有人能够在自己的防守下轻松得分,即便是那个芝加哥卤蛋也不行。
佩顿将球带到前场,高举两根手指,在场的湖人球员都知晓,这是要打二号战术。
依旧是乔山提到高位做掩护,将比卢普斯死死的挡在身前,佩顿则是持球加速向禁区杀去。
“佩顿这球有些冲动了,活塞的内线可是有大本和拉希德两个防守大闸,大本更是本赛季的DPOY(最佳防守球员),以佩顿这突破速度进去不是……卧槽,好球!”
解说席的张指导的话锋突然一转,本来以为佩顿进去之后会结结实实的挨帽,却不想乔山在做完掩护之后直接跟着顺下,拉希德不得不跟随乔山移动,给佩顿让出了突破的空间,等到大本协防上来之时,佩顿一个高抛,将球扔给了篮下无人防守的奥尼尔。
“Duang!”
一声巨响,奥尼尔势大力沉的暴扣,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
扣篮结束之后的奥尼尔露出惊恐的表情,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右手……
不得不说,在庆祝动作这一块儿,奥尼尔是当之无愧的“大娱乐家”!
“活塞这下子麻烦了,开局两个球,科比一个,奥尼尔一个,我们虽然说这个赛季的湖人是F4,但说到底,科比和奥尼尔才是这支球队的基本盘,这两位当家球星的手感一旦起来了,所展现出来的统治力绝对是1+1>2的。
而小乔在场上的作用,就是科比、奥尼尔和其他队友之间的纽带。细心的观众朋友们刚才一定注意到了,湖人队的两次攻防都和小乔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次是为科比做掩护,一次是为佩顿做掩护,又将活塞的禁区给拉空了。至于防守端,虽然没有防下汉密尔顿的进攻,但是防守的积极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比赛是一场48分钟的马拉松,接下来就要考验拉里·布朗该如何处理了。”
相比较张指导毫不掩饰的科比球迷形象,徐指导更偏重于对场上局面的分析、解剖。
回到比赛,再次轮到活塞进攻,依旧是比卢普斯的持球推进、汉密尔顿的跑位,只是这一次科比像“影子”一样紧,死死的缠绕着汉密尔顿。
“你还要跑几次?”
科比一边手上下着小动作,一边碎碎念。
佩顿也发了狠,不惜消耗体力的与比卢普斯缠斗,时不时的下手掏一下球,不让其轻松的将球传出去。
内线此时早已成了绞肉场,奥尼尔、大本、乔山、拉希德八条胳膊缠绕在一起,互相推搡、缠摔。大本贵为本赛季的DPOY,且号称有NBA最可怕的卧推力量,若是论防守,或许是联盟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但要是说到进攻,那就略微有些不礼貌了。
而大本此时面对的可是巅峰期的奥尼尔,不仅体重上被碾压,身高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差距,那原本就无限趋近于零的进攻威胁直接就可以被无视了。奥尼尔也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只要将大本挂住,不让其为比卢普斯或是汉密尔顿挡拆,那活塞的进攻体系就直接被废了一半。
活塞的进攻方式有哪些?
1、汉密尔顿的“死亡马拉松”,大本和拉希德设立多重掩护,汉密尔顿绕8字路线接球中投;或是比卢普斯依靠大本或拉希德的掩护交球,然后汉密尔顿中距离跳投;
2、双华莱士的高低位连线,拉希德拉到高位,或是背打,或是跳投,或是大本掩护后的空切接球暴扣;
3、比卢普斯与大本或拉希德挡拆后的中距离跳投。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尽管比卢普斯是活塞的战术指挥官,但活塞的所有战术都离不开大本和拉希德两个人的挡拆。
在之前的几场比赛中,进攻时大本只需要缠住奥尼尔,拉希德或是奥库拉出三分线,便能够轻松的破掉湖人的防守体系——毕竟,马龙属于带伤作战,加上上了年纪,完全无法跟得上拉希德的速度和“直臂跳投”的高度。
但现在出问题了,大本被奥尼尔压制,而乔山在身高、体重、速度上同样占据着优势,即便是乔山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紧跟着拉希德,不给其轻松接球或作掩护的机会。
一个不算冷的知识,活塞在2004年的得分王是汉密尔顿,场均只有17.6分,之所以能够杀入总决赛,靠的就是大本和拉希德在攻防两端的统治力和活塞全队近6人得分上双(大本和替补锋线科利斯·威廉姆森都是场均9.5分)的极致团队表现。
但太过团队的球队也同样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当需要破局的时候,缺少一个绝对的攻坚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NBA:开局融合拉塞尔惊呆OK请大家收藏:(m.zjsw.org)NBA:开局融合拉塞尔惊呆OK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