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爪哇的西王辖境,大明船队沿着苏门答腊岛的海岸线,向着西北方向航行。空气中的咸腥味似乎更加浓重,连海水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深沉,仿佛预示着前路的不平静。他们的下一个重要目的地,是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南端,曾经辉煌的三佛齐王国故地——旧港。这里水道纵横,岛屿密布,是连接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的要冲,也是商船往来必经之地,更是……令所有过往商旅闻风丧胆的海盗王陈祖义的老巢。
船队尚未抵达旧港主航道,不祥的预兆便已悄然浮现。
一日,了望手发现海面上漂浮着几片焦黑的木板和撕裂的帆布残骸。王景弘立即派出小艇查看,带回的是一块刻有阿拉伯文字的木牌,以及一个浸泡得发白、但依稀可辨是来自暹罗商船的货箱碎片。
“是商船的遗骸,时间不超过三天。”王景弘将木牌递给郑和,面色凝重,“看这破坏痕迹,不像是寻常海难,更像是……火攻和撞击。”
郑和默然不语,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木牌上焦黑的边缘。
又过一日,船队在一处偏僻海湾补充淡水时,遇到了几艘惊慌失措的当地渔船。渔民们皮肤黝黑,眼神中充满了恐惧,通过马欢的翻译,他们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令人心悸的消息。
“老爷……不能再往前了,‘海阎王’……陈祖义的船队就在前面……”一个年老的渔民比划着,声音颤抖。
“他有多少船?”郑和沉声问道。
“很多……很多……”老人眼中满是绝望,“像蝗虫一样!大船像山,小船像鱼,神出鬼没……他们不光抢货,还……还杀人,把船烧掉,把人扔进海里喂鱼……”
另一个年轻些的渔民补充道,脸上带着愤恨:“他们有时候还假装是遇难的商船,或者挂上别的旗号,等你靠近了,就亮出骷髅旗,冲过来……完了,什么都完了……”
“听说……听说他连暹罗、满剌加的贡船都敢劫,还把阿丹来的使者扣下,索要巨额赎金……没有人敢惹他……”
渔民们的话语,勾勒出一个凶残、狡诈、实力雄厚且无法无天的海盗之王形象。陈祖义,这个原籍大明的流亡者,凭借其狠辣的手段和对旧港复杂水域的熟悉,在此地盘踞多年,俨然已成一方海上恶霸,严重威胁着南洋航路的安宁。
当晚,郑和在“清和号”的指挥舱内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巨大的海图桌上,旧港地区的海域图被特意放大,上面标注着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曲折隐秘的水道。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郑和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座的王景弘、各舰指挥官以及马欢、费信等核心文职人员,“陈祖义,疥癣之疾,亦是心腹之患。其盘踞旧港,劫掠商旅,阻塞海道,甚至挑衅各国贡使,若不铲除,我等远航使命难以为继,陛下‘共享太平’之愿亦成空谈。”
王景弘一拳砸在桌面上:“此獠不除,天理难容!末将愿率前锋,直捣其巢穴!”
一位老成的舰队长摇头道:“王副使勇武可嘉,但旧港水域情况复杂,暗礁密布,水道狭窄,我等大船行动不便。陈祖义在此经营多年,熟知地理,惯用奸计,强攻恐中埋伏。”
“这正是关键所在。”郑和指向海图上几处关键水道,“根据渔民和过往商船提供的零散信息,陈祖义最擅长的,一是‘诈降’,伪装弱势,诱敌深入;二是‘火攻’,利用小船携带火油,趁夜突袭;三是利用复杂地形,分割包围。我等若不明就里,贸然进入其预设战场,纵有巨舰利炮,也难免吃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故此,强攻乃下策。我等需智取。陈祖义贪婪成性,获悉我庞大船队携带巨额财货经过,必起觊觎之心。他很可能会重施故技,或诈降,或假意归顺,伺机发动突袭。”
“大人的意思是……将计就计?”王景弘眼睛一亮。
“正是!”郑和目光锐利,“他要诈降,我便许他投降!他要突袭,我便布好口袋等他来钻!”
会议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而紧张。郑和开始详细部署:
“首先,放出风声,言明大明船队途经旧港,旨在宣慰,对过往势力,若肯归顺朝贡,则既往不咎,且有封赏。示敌以弱,骄其心志。”
“其二,船队主力不直接进入旧港核心狭窄水道,而是在外海开阔处下锚,摆出贸易、休整姿态。但各船必须暗中做好一级战备,火炮装填,水兵枕戈待旦,随时可投入战斗。”
“其三,精选数艘体型适中、行动迅捷的战船,伪装成护航力量薄弱、货仓充盈的商船,在主力船队侧前方游弋,作为诱饵。船上埋伏精干士卒,备足火器、渔网、钩镰等近战及反登船器械。”
“其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郑和的目光转向马欢和费信,“需要有人先行潜入旧港,摸清陈祖义巢穴的具体位置、兵力分布、舰船数量,尤其是查明他惯常出击和撤退的路线,以及可能的伏击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太监秘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