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内,朱棣将一份奏折重重摔在御案上,惊得侍立的太监们浑身一颤。
又是奴儿干!这些蛮夷,拿了朕的赏赐,转头就跟蒙古人眉来眼去!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意。
兵部尚书金忠躬身道:陛下息怒。奴儿干地处偏远,各部首领先前虽接受招抚,但毕竟...
毕竟什么?朱棣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朕看他们是首鼠两端!去年赏赐的绸缎茶叶,转眼就出现在蒙古人的营地里。这就是他们的归顺?
户部尚书夏原吉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斟酌用词:陛下,若要出兵征讨,粮草辎重需从长计议。辽东都司库存仅够本地驻军半年之用,若从关内调运,沿途损耗恐达三成以上。
谁说要出兵了?朱棣锐利的目光扫过众臣,朕是要派人去好好看看,这些蛮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金忠面露难色:陛下,此去奴儿干路途遥远,环境恶劣,沿途要经过无人荒野,还要渡过数条大河。寻常官员怕是...
那就找个不寻常的!朱棣站起身来,在御案前踱步,玄色龙袍的下摆扫过金砖地面,你们谁愿意去?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个个低头垂目,无人应答。有人悄悄往后挪了半步,有人不自觉地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还有人将目光投向殿顶的藻井,仿佛要在那繁复的彩绘中找到答案。
这时,一直沉默地侍立在侧的郑和缓步上前,躬身道:陛下,奴婢倒有个人选。
司礼监随堂太监亦失哈。此人沉稳干练,通晓边务,早年在北地行走过。更难得的是心思缜密,善于观察,遇事能当机立断。
朱棣挑眉,指节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亦失哈?就是那个打开金川门的?
正是。郑和点头,声音平稳有力,奴婢观察他多年,此人在司礼监处理文书从无疏漏,对边务见解独到。前些日子辽东送来关于女真各部的奏报,就是他最先发现其中矛盾之处。
不可!金忠突然出声反对,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岂可交由宦官?况且那亦失哈原是建文旧人,若是心怀二意...
夏原吉也连忙附和:金尚书所言极是。出使外藩向来是文臣之责,若派宦官前往,恐失国体。臣以为,当择一德高望重之文臣前往。
朱棣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众臣: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宦官不妥,那你们谁愿意去?金忠,你是兵部尚书,统辖边务,对奴儿干情况最是熟悉,你可愿往?
金忠顿时语塞,支吾道:这个...臣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长途跋涉...
夏原吉,朱棣又转向户部尚书,嘴角带着讥诮的笑意,你素来精于算计,此事关系钱粮调配,你去最合适。正好可以亲眼看看边镇粮饷的使用情况。
夏原吉慌忙躬身,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陛下,户部正值清点秋粮之时,各府州县的钱粮都要核对,臣实在分身乏术...
朱棣猛地一拍御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既然你们都不愿去,又在这里指手画脚!朕告诉你们,今日谁再反对派亦失哈出使,就自己收拾行装去奴儿干!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众臣面面相觑,无人再敢出声。
朱棣环视群臣,声音冰冷如铁:既然无人敢去,那就按朕的意思办。传亦失哈。
待大臣们灰头土脸地退出后,朱棣对郑和说:这些文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真要他们为国分忧时,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郑和躬身道:陛下圣明。亦失哈确是合适人选,奴婢愿以性命担保。
片刻后,亦失哈快步走进暖阁,在距离御案十步处停下,恭敬地行大礼:奴婢参见皇爷。
朱棣直截了当:朕要派人去奴儿干,路途艰险,蛮夷难测,你可敢去?
亦失哈神色不变,声音平稳有力:皇爷差遣,奴婢万死不辞。
朱棣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图上一处,你来看看。奴儿干诸部,表面归顺,暗地里却与蒙古残部勾结。去年赏赐的物资,转头就出现在蒙古人手里。朕要你去查清楚,到底哪些部落真心归附,哪些首鼠两端。
亦失哈趋步上前,仔细查看舆图,手指轻轻划过标注着各部名称的区域:奴婢明白。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这些部落之间本就矛盾重重,正好可以加以利用。不知皇爷要奴婢以何名义出使?
明面上,你是去特林修建永宁寺,宣扬国威,赏赐各部。朱棣目光锐利如刀,暗地里,你要给朕查清楚三件事:第一,各部真实动向,特别是他们与蒙古人的往来;第二,辽东驻军状况,看看那些边将是否尽忠职守;第三...
他压低声音,每个字都带着寒意:有没有建文余孽在那里兴风作浪!
亦失哈心头一震,但面上依然平静无波:奴婢领旨。修建永宁寺是个好由头,可以正大光明地召集各部首领,观察他们的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太监秘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