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3)
朱厚照:“咱们接下来继续说说在位天团吧。”
朱雄英:“你最好带上时长,不然读者要找作者拼命[捂嘴笑表情包]”
朱厚照:“那行,昨天说了四十年以上、五十年以下的天团,堂弟朱厚熜在位45年八个月,万历朱翊钧在位48年,是咱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吃瓜表情包]”
朱翊钧:“所以这团长还得我来当。”
秦良玉:“团长?这范围里就你和你爷爷嘉靖俩人啊[笑哭表情包]”
朱厚照:“下面说说三十年以上、四十年以下的天团,有这么几位……额,搞错了,就一个,刚好三十年,再多五个月。”
朱祁镇:“30年五个月?是谁啊?”
朱元璋:“还能有谁?当然是我。”
秦良玉:“原来是洪武皇上[微笑表情包]”
朱厚照:“没错,三十年的就太祖爷一个。接下来是二十年以上、三十年以下的天团成员:成祖爷22年一个月,英宗朱祁镇22年,成化23年8个月。”
朱棣:“请别把我和‘留学生’相提并论。”
朱祁镇:“成祖爷,您在位22年,我在位也是22年,只不过我是分开登基,总时长跟您一样啊。”
朱棣:“时长是一样,但我没像你那样听太监指挥,最后成了大明唯一‘留学皇帝’,这能比吗?”
朱载坖:“都别吵了,还是听我说故事吧。”
朱厚照:“行,二十年以下的明天再说,咱们继续听故事。”
朱载坖:“咱们在细说和议的前提,再提提军事边防问题。我爸那会儿是倭寇最猖獗时候,原本开放的沿海海禁,那时候又不得不重新严起来。
但经过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唐顺之等人训练新军、英勇作战,到我即位时,沿海倭寇基本肃清,整个东南地区又回到安宁和平日子。”
戚继光:“皇上即位后,大开关禁,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负担,打破了大明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规矩,让大明对外政策有了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新局面,倭寇活动也渐渐没了。”
朱厚照:“哟,倭寇肃清?那戚将军你们岂不是要失业?要不跟我去豹房驯豹子,保证比打倭寇刺激。”
戚继光:“倭寇没了,但还有蒙古人呢!我在蓟镇练兵,就等着保家卫国。再说皇上开关后,海疆安稳,比打仗强多了。”
朱元璋:“倭寇肃清好!当年我就恨这帮小崽子扰我海疆,戚家军干得漂亮。隆庆你能接手个安稳东南,算有福气。”
朱棣:“打倭寇靠的是硬实力!戚将军的鸳鸯阵可不是吹的,比某些只会嘴炮文官强多了。”
朱雄英:“这叫先打后谈吧,先把倭寇打服,再开海禁,他们想抢都抢不过正经做生意的,自然就销声匿迹。”
秦良玉:“沿海安稳了,将士们才能安心守边防。我当年平叛,就盼着后方别出事,隆庆朝这点做得真不错。”
胡宗宪:“当年抗倭多不容易,俞大猷将军和我熬了多少通宵。现在好了,开关通商,百姓不用再提心吊胆,值了!”
海瑞:“倭寇之患,源于海禁过严、民生无着。皇上先靖海疆,再开海禁,这才是标本兼治,比单纯用兵强。”
张居正:“倭寇消亡,一方面是将士拼命,另一方面是开关后百姓有了生路,谁还愿跟着海盗混?皇上这步棋,是真懂民心。”
朱载坖:“还是将士们能打,大臣们会谋划。我就做了个顺水推舟决定,功劳都是大家的。”
朱厚熜:“我当年也想肃清倭寇,就是没赶上这好时候……”
朱载坖:“我在藩邸时,就特别关注国家边疆。我一上台,就启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管京城门户防卫和东北边防,戚继光的车马阵就是那时候发明的,
还任用曹邦辅为兵部侍郎,和将军王陵都督宣府、大同,总管西北边防,总督王崇古、谭纶主管剿匪事务,天下渐渐安定。
另外,我又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积极防御东北边患。为巩固大明边防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显着效果。
1567年,隆庆元年三月三十日,土蛮侵犯辽阳,指挥王承德战死。”
朱厚照:“戚将军又升官了?从东南抗倭到北方守门户,这是‘大明消防队长’啊,哪儿需要往哪儿冲。车马阵听着比鸳鸯阵还带劲,啥时候表演一个?”
戚继光:“车马阵是对付蒙古骑兵的,把战车连起来当屏障,再配上火器,特别管用!皇上信任我,我总不能辜负。”
朱元璋:“启用能将才是正经事!李成梁守辽东、戚继光镇蓟门,这布局不错,比某些人用太监掌兵强多了。”
朱棣:“李成梁那小子是块打仗的料!辽东有他在,女真那帮人不敢瞎蹦跶,隆庆你这用人眼光,比你爸强。”
朱高煦:“战车?能有我铁骑冲击力强?不过能挡住蒙古人,也算有点用。换我去辽东,保管把土蛮打回老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