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5)
朱厚照:“家人们,今天你们剁手了没?”
朱雄英:“???剁手?好好的手为啥要剁,怪吓人的。”
朱由校:“小祖宗你out了,这是网购的梗!今天双十一血拼懂不。”
朱雄英:“哦~原来如此,我说呢。”
朱由校:“各位,我……”
朱元璋:“你闭嘴!”
朱棣:“闭嘴!”
朱元璋:“Judy你学我干啥?”
朱棣:“爸爸我冤枉啊!咱这不看消息同步了嘛,再说我就俩字,您还带个‘你’,哪算学您。”
朱祁镇:“啧,跟我皇弟似的,总爱疑神疑鬼!”
朱祁钰:“我啥时候疑神疑鬼了?”
朱祁镇:“你敢说没有?你把我关南宫还砍树,不就是怕人跟我联系吗?”
朱元璋:“你俩又抬杠是吧?再吵罚抄《皇明祖训》十遍!”
朱由校:“哎?我还没说呢,太祖爷成祖爷就知道我要说啥?神了啊!”
秦良玉:“你一提双十一,大家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你要干啥——毕竟你是咱们大明木匠皇帝嘛[捂嘴笑表情包]”
朱雄英:“好了好了,先听故事。”
张居正:“各位稍安勿躁,继续说正事。当年皇上从思想到行动都全力支持我,一起搞改革,就是万历新政。
政治上主要推的是1573年,万历元年的章奏考成法,专治官僚摸鱼和文牍主义,说白了就是明确责任、限时办结、层层监督,提高办事效率。”
朱翊钧:“我当时就说‘事不考成,何由底绩’。那会儿我还小,对祖制啥的不太懂,后来才觉得张老师权力确实太大,有点功高震主那味儿。”
朱厚照:“考成法?听着跟我豹房的考勤似的,完不成任务就罚,对付那些摸鱼文官绝对好使。”
朱元璋:“早该这么整!那帮文官天天写奏折扯闲篇,办实事的没几个,这制度能治懒病,好!”
高拱:“嘿,这考成法,不就是我当年想推的吗?换个名儿就成你的功劳了?张居正你抄作业都抄不明白。”
朱棣:“能推下去就是本事!我当年搞内阁也磕磕绊绊的,只要能提高效率,谁的主意不重要。”
朱高煦:“光考成有啥用?完不成直接打板子!文官就是欠收拾,不然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朱雄英:“这不就是大明职场KPI考核嘛,张居正是HR总监,万历是CEO,完不成KPI就得卷铺盖走人。”
秦良玉:“边关将士可盼着这制度呢!以前报军饷层层审批能等仨月,考成法一推,流程快多了。”
张居正:“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能推下去全靠皇上支持。要是没他拍板,‘事不考成,何由底绩’。我也难办!”
海瑞:“考成法虽好,但得防着走形式!光看时限不看实效,反倒助长虚浮。皇上后来警惕权力过大,还算明智!”
郑成功:“改革就怕半途而废,考成法能坚持下来,可见君臣合力多重要。”
朱翊钧:“当时觉得挺好用,后来才发现张老师管太宽,连地方官吃饭报账都查。权力这东西,握久了谁都舍不得放。”
朱翊钧:“咱们再说说经济改革,一是清丈全国田亩,二是推广一条鞭法。
1578年,万历六年十一月,先在福建试点,1580年,万历八年九月,福建搞定。
然后全国推广,户部还专门出了八项规定,于同年十一月下发各地。
到1582年,万历十年十二月,各省都基本完成,新增了一百四十多万顷土地。
一条鞭法自1581年,万历九年全国推行,这才算改革取得大胜利。”
朱厚照:“清丈田亩?这不就是给全国土地办房产证嘛,那些瞒报土地的地主估计得哭晕在厕所。
一条鞭法听着像打人,其实是给税收瘦身吧!”
朱元璋:“早该清丈!当年我就恨那些地主瞒报,让穷人替他们缴税。一条鞭法好,杂税归总,省得官吏层层盘剥。”
朱棣:“能在全国推开不容易!我当年编《永乐大典》都费老劲,清丈土地涉及千家万户,没点硬手腕真不行。”
朱雄英:“清丈田亩是查家底,一条鞭法是简化账单,张居正这会计当得挺称职啊!”
秦良玉:“听说清丈后军饷都能按时发了,将士们不用愁家里断粮,打仗都有劲。”
戚继光:“一条鞭法推行后,粮草转运快多了。以前算各种税能把头算大,现在一条账算清,省事多了!”
张居正:“清丈时阻力可不小,有地主抗命,有官员包庇,全靠皇上拍板‘违者严惩’才推下去。一条鞭法看着简单,其实动了不少人的奶酪。”
海瑞:“清丈增田百万顷,确实是大功!但得防着地方官借机苛派,一条鞭法要是能守住不增税的初心,才算真利民。”
郑成功:“财税清明才能国富民强。万历朝前期能有钱征朝鲜、平哱拜,全靠这两项改革打底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