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赛战至2-2平,这组对决的天平彻底归零——接下来的G5,成了谁都输不起的“天王山之战”。赢下这场的球队,不只是握有晋级赛点那么简单,更能攥住足以压垮对手的心理优势,毕竟从NBA季后赛的历史来看,拿下天王山的队伍最终晋级概率超过七成。
战场又一次回到了圣安东尼奥的AT&T中心。刚踏进球馆通道,灰熊队的年轻球员就能感受到和前两场截然不同的气压——空气中飘着爆米花甜香,却盖不住看台上涌来的、带着敌意的燥热。热身时,场边球迷的呐喊声就没停过,不是零散的欢呼,是那种成千上万人口径一致的助威,“Defense!”的喊声像重锤似的砸在耳膜上,明摆着要从气势上彻底冲垮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灰熊。
赛前媒体采访区,波波维奇穿着那件标志性的黑色西装,双手插在裤袋里站着,脸上没半点表情。有记者问他对今晚比赛的预期,老头瞥了眼镜头,语气冷得像圣安东尼奥清晨的风:“前两场我们犯了些蠢错误,把本该简单的事搞复杂了。今晚,这些错误不会再出现。”话不长,却透着一股子不容置喙的威严——那是老帅执教二十年,拿过四次总冠军的底气。
主裁判哨声一响,比赛刚开局,马刺就把防守强度拉到了顶点。不是单防的凶狠,是整支球队拧成一股绳的窒息感。鲍文贴在林凯身边,胳膊肘顶着林凯的腰,手几乎要碰到林凯的运球手腕,那是联盟里出了名的“死亡缠绕”,每一次身体接触都精准卡在犯规边缘;更要命的是马刺的轮转,只要灰熊有人持球突破,邓肯就会从罚球线附近快步补过来,帕克和吉诺比利则像影子似的收底线,整个防线密不透风,连一丝传球的缝隙都不给留。
灰熊的进攻瞬间就卡了壳。康利想给低位的加索尔传个击地,球刚出手就被帕克斜刺里断了;米勒跑无球掩护想切出空位,刚转身就被芬利贴死;就连平时最稳的加索尔,接球时都得顶着邓肯的长臂,勉强出手就被干扰得偏出篮筐。前四分钟,灰熊队在场上像被捆住了手脚,一分未得,反观马刺那边,邓肯篮下打板、帕克突破上篮、吉诺比利造犯规罚中,眨眼就打了个8-0的攻击波。
场边的胡比·布朗再也坐不住了,猛地从教练席站起来,挥手喊了暂停。老头跑到球员身边,嗓子因为着急有点哑,却依旧扯着嗓门吼:“慌什么!都给我沉住气!战术板上怎么画的就怎么打!掩护要扎稳了,别让人一撞就动!有空位别犹豫,抬手就投!”可他说这话时,队员们低着头,脸上的挫败感藏都藏不住——刚开场就被打蒙了,那种有劲使不出的憋屈,比落后比分更磨人。
暂停回来,局面没半点好转。林凯试着跟加索尔打挡拆,刚借着掩护突到罚球线,鲍文就绕掩护追了上来,邓肯同时从内线移出来堵路,两人一夹,林凯只能仓促传球,球飞到底角米勒手里,刚要出手,芬利又补了过来,米勒只能再传,来回倒了两圈,最后还是被迫失误。第一节打下来,灰熊队全队就得了12分,投篮命中率连三成不到,而马刺那边砍了24分,足足领先12分,把比赛节奏完全攥在了手里。
第二节替补阵容上场,灰熊这边换了阿特金斯、波西这些轮换球员,马刺也派上了霍里、范埃克塞尔。按说替补对决节奏能松点,可马刺的防守还是没松劲——霍里站在罚球线策应,不管灰熊谁持球,他都能第一时间补位,范埃克塞尔则盯着阿特金斯的运球,几次都差点断球。灰熊好不容易靠着波西的一个三分、阿特金斯的突破上篮得了几分,马刺那边霍里就用一个底角三分回应,范埃克塞尔也造了个犯规罚中。这一节打完,灰熊只追回1分,半场比分定格在36-50,还是落后14分。林凯半场数据惨得可怜,4分3助攻,却送了3次失误,连平时最准的中距离,今晚都没沾过篮筐。
更衣室里的气氛,比客场酒店的房间还压抑。球员们坐在各自的储物柜前,球衣湿透了贴在背上,没人说话,只有矿泉水瓶被捏得“咯吱”响。加索尔攥着毛巾,猛地往衣柜上捶了一下,声音闷得慌:“他们根本就是预判了我们所有战术!我们刚跑第一步,他们就知道要往哪传!”迈克·米勒坐在旁边,擦着额头上的汗,语气无奈:“不光是预判,他们的轮转太快了,刚有空位的苗头,马上就有人补过来,根本没机会出手。”
胡比·布朗没工夫心疼球员,拿着战术板蹲在中间,用马克笔在上面快速画着跑动路线,板擦蹭得白板“沙沙”响:“别抱怨了,现在改还来得及!接下来我们变打法——多跑无球,少站着等球!波西、米勒,你们俩多空切,别光在外线飘着!林,你减少持球时间,借着掩护来回跑,把鲍文拉开,给内线创造空间!保罗,你在低位要更硬,拿到球别犹豫,直接转身打,他们补防就传外线!其他人记住,只要有一丝空位,别想,直接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NBA之双修大帝请大家收藏:(m.zjsw.org)NBA之双修大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