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上海,晚风裹着梧桐叶的清香,漫上汽文化广场的台阶。
鹿晗站在剧院门口,黑色棒球帽压得略低,口罩遮住大半张脸,手里两张印着烫金花纹的门票,被指尖反复摩挲得温热。
今晚这里有场公益舞蹈展演,迪丽热巴是特邀嘉宾,要跳一支她很久没在公众面前表演过的浪漫芭蕾《吉赛尔》片段。
昨天接到她消息时的紧张,此刻还清晰地留在心头。
当时她发来语音,语气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期待。
“上海有场公益展演,我要跳支芭蕾,是《吉赛尔》里的片段,助理留了两张票,你要是不忙……”
没等语音播完,鹿晗已经敲出回复:
“我去,一定到。”
他太清楚这支舞的分量。
《吉赛尔》是浪漫主义芭蕾的经典,既要展现少女的纯真灵动,又要演绎失去爱人后的破碎感,对舞者的情感把控要求极高。
而他更记得,她曾说过《吉赛尔》是她艺校时最想挑战的剧目。
灯光渐暗,全场的呼吸仿佛都跟着放缓。
当弦乐声轻轻响起,追光灯从舞台顶端落下,照亮了站在花丛布景中的迪丽热巴。
她穿着淡粉色的浪漫主义芭蕾裙,裙摆层叠如花瓣,足尖套着同色系的足尖鞋,乌黑的长发松松挽成发髻,别着一支小小的珍珠发簪。
音乐起的瞬间,她足尖轻点地面,像一片被风吹起的花瓣,轻轻旋转着向舞台中央走去,裙摆划出的弧线,像把月光揉进了舞台。
鹿晗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他曾听她细细讲过学舞的过往。
九岁那年,她离开家考入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专门攻读民族舞与芭蕾舞专业,一学就是六年。
每天清晨六点就要起床练早功,压腿、下腰、练足尖,常常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从来没跟家里说过一句苦。
十五岁从艺校毕业时,她已经能把民族舞的灵动与芭蕾舞的优雅融合得恰到好处,连老师都夸她“是块吃舞蹈这碗饭的料”。
后来她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虽将重心转向表演,却从未丢下舞蹈功底,偶尔在片场休息时,还会对着镜子练几段芭蕾基本功,说“舞蹈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此刻舞台上的她,完全褪去了演员的身份,变回了那个执着于舞蹈的少女。
手臂抬起时带着民族舞特有的柔美曲线,手腕轻转间藏着新疆舞的灵动。
足尖跳跃时又有着芭蕾舞精准的控制力,落地时轻得像羽毛,连呼吸都和音乐的节奏完美契合。
她轻提裙摆旋转时,层叠的裙摆在空中绽放,像一朵在风里盛开的花。
做阿拉贝斯克动作时,单腿站立稳如磐石,另一条腿向后伸直抬高,身体微微前倾,手臂如羽翼般展开,连腰背的线条都透着力量与优雅。
台下传来细碎的惊叹声,鹿晗紧紧盯着舞台,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目光里满是骄傲。
他注意到她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也看到她脚背绷得笔直,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对舞蹈的敬畏。
他想起她前几天通电话时的疲惫。
“每天赶完通告就去练功房,对着镜子反复纠正动作,有时候一个旋转要练上几十遍,直到头晕目眩才肯休息。”
她半开玩笑说“好久没跳这么高难度的芭蕾片段了,总怕辜负当年老师教我的东西。”
可鹿晗听得出来,那是对初心的珍视,也是对舞台的热爱。
就像她当年在艺校期末汇演,为了一支融合芭蕾与新疆舞的独舞,连吃饭都捧着饭盒在镜子前琢磨细节,最后穿着红色舞裙站在灯光下时,眼里闪着的光,和此刻舞台上的光芒一模一样。
音乐流转到慢板,迪丽热巴的动作也变得柔和。
她屈膝跪地,双手轻轻拂过裙摆,眼神从最初的纯真期待,慢慢变成失落,最后染上一层淡淡的哀伤——像吉赛尔得知爱人背叛时的模样。
她的肩膀微微颤抖,手臂缓慢抬起又落下,指尖划过空气时带着说不出的委屈,连台下的观众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鹿晗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里突然一紧。
他太熟悉她这种“入戏”的状态,不管是演戏还是跳舞,她总能把自己完全代入角色,用最真诚的方式打动所有人。
当音乐落下最后一个音符,迪丽热巴单膝跪地,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头轻轻靠在手臂上。
全场寂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她站起身,微微鞠躬,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眼里闪着泪光——那是对舞台的眷恋,也是对自己六年艺校时光的致敬。
鹿晗用力鼓掌,心里满是骄傲,却又有点心疼,想立刻冲上去给她一个拥抱,又怕打扰到这份属于她的荣耀。
演出结束后,鹿晗绕到后台休息室门口。
走廊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工作人员收拾道具的声音。
没过多久,他看到迪丽热巴穿着白色卫衣和牛仔裤走出来,头发披在肩上,脸上还带着未卸干净的舞台妆,眼尾的亮片在灯光下闪着微光,眼神里满是疲惫,却在看到他时瞬间亮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陆地:今天星期五请大家收藏:(m.zjsw.org)陆地:今天星期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