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看重学科特长,他现在靠“过目不忘”的技能啃计算机专业书,几天就能追上别人几年的积累,完全能写出有深度的专业认知。
“就这么办!”林舟关掉网页,心里的焦虑一扫而空。他又在网上搜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往届获奖作品”,翻了几页,更坚定了信心——大部分作品都是手工制作或简单的机械改造,几乎没有涉及互联网和系统管理的创意,他的方案绝对是独一份。
离开网吧时,他特意绕到旁边的文具店,买了三本厚厚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接下来几天,得把方案细节、专业知识点都整理出来,不能出一点差错。
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林建国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看到他手里的笔记本,疑惑地问:“又买这么多本子?不是都考完试了吗?还学啥?”
林舟把笔记本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拉着父亲坐下,认真地说:“爸,我想冲一本,但光等高考成绩不够,得额外准备几个比赛和申请,可能接下来几天要忙点,家里的事您多担待。”
他没提系统,也没说中奖的事,只说自己查了教育政策,能靠竞赛和专项计划加分,进好大学的机会更大。
林建国听着“高校专项”“自主招生”这些陌生的词,眉头皱了起来:“这靠谱吗?别到时候忙活半天,啥用没有,还耽误了你填志愿。”
“爸,您相信我。”林舟翻开其中一本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智能校园管理系统”几个字,“我想做个校园用的软件方案,能管学生考勤、查教学资源,还能帮老师排课,现在比赛刚好缺这种创意,我有把握拿奖。”
他怕父亲听不懂“软件方案”,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咱们小区门口的门禁,刷一下卡就能进。我这方案能让学校的门禁、教室使用、老师排课都在一个电脑上显出来,不用再人工登记,方便得很。”
林建国虽然还是没完全明白,但看着儿子眼里的光——那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笃定和认真,不像是在瞎折腾,最终点了点头:“行,你想干就干,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缺啥跟爸说,爸给你买。”
当晚,林舟就趴在卧室的书桌前写方案。
台灯的光暖暖的,落在笔记本上,他握着钢笔,凭着“过目不忘”的技能,把前世见过的校园管理系统功能拆解开,再结合2008年的技术水平(当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方案以“电脑端+校园终端机”为主),一点点细化。
从早上6点写到凌晨1点,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两本:第一本画满了系统架构图,从“学生管理模块”到“资源查询模块”,每个模块的功能都写得清清楚楚;第二本记录了具体的实现思路,连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比如不同终端的数据同步)都标注了应对方法——用本地服务器存储数据,每天定时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写完最后一笔,林舟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抬头看向窗外。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书桌上,映得笔记本上的字迹格外清晰。
他心里踏实多了——这不是空想,是结合了当前技术、能落地的方案,只要答辩时不出错,拿奖的概率很大。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在2008签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