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把书包垫在头下,蜷缩着身子,像只安静的小猫。
我靠在背包上,望着远处的霓虹灯。
广州的夜真亮啊,高楼大厦上的灯牌闪个不停,马路上的车还在来来往往,连天桥下的便利店都亮着暖黄的灯。我想起德林,想起娜姐,最后只在心里默想: “我在天桥上,不孤单”。
其实我以前挺怕孤单的。
可今晚不一样,身边都是陌生人,却好像都是能说上话的朋友 —— 大家都揣着点念想,带着点慌,却又都憋着股劲儿,想在这座城市里扎下根。
迷迷糊糊中,好像听见老周在打呼噜,又好像听见林晓在说梦话,说的是湖南方言,我听不懂,却觉得很亲切。
我把地图从口袋里掏出来,借着远处的灯光看,娜姐圈的 “南方人才市场” 那几个字,被我摸得发皱,却越来越清晰。
天快亮的时候,下了点小雨,细细的,落在脸上凉丝丝的。
大家都醒了,阿姨赶紧把孩子抱起来,生怕孩子着凉;老周找了个塑料袋,把大家的行李都遮了遮。
雨很快就停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
天桥下的早市渐渐热闹起来,卖豆浆的小贩推着车走过,铃铛叮铃铃地响;穿校服的孩子背着书包跑过,嘴里还叼着包子。
“走吧,” 老周拍了拍身上的灰,“去人才市场,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我们收拾好东西,跟着人流往人才市场的方向走。
项雨走在我旁边,小声说:“昨晚睡得真踏实,比我在火车站候车室睡得还香。”
四川小伙子抱着吉他,边走边哼歌,调子比昨晚顺耳多了。
阳光慢慢爬上天桥的栏杆,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我望着前面老周宽厚的背影,看着身边项雨蹦蹦跳跳的样子,突然觉得,所谓的 “闯荡”,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就像娜姐说的,只要心里有盼头,只要肯往前走,总有能落脚的地方。
路过一家早餐摊,老周停下脚步:“走,我请你们吃包子,吃饱了才有力气找活儿!” 他掏钱的时候,手有点抖,却笑得特别开心。
大家都不好意思让老周请客,但老周这人很实在,坚持说:“每人也就俩包子,不值什么钱,没关系的!”
他大大咧咧的个性,让我对这个憨厚的河南大哥印象特好。
我想起半年前,我和德林在城中村的早餐摊,也是这样,两个人分吃一笼包子,说 “等发了工资,就吃两笼”。
包子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咬下去时,肉汁溅在嘴角。
原来不管走多远,不管遇到多少陌生人,总有一些人,一些念想,像天桥上的灯,像手里的热包子,能让人觉得,这趟独行,一点都不孤单。
吃完包子,我们继续往前走。
阳光越来越暖,照在身上,像娜姐早上给我塞鸡蛋时的温度。
人才市场的牌子在远处隐隐约约,我攥紧了背包带,脚步越来越稳 ,我知道,前面的路可能还会难,可能还会有慌,可只要身边有这些一起往前走的人,只要心里还揣着那点念想,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喜欢我们都在拼命的活着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们都在拼命的活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