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星系大多位于银河系附近,属于 “本星系群”(Local Group),或者是一些因其独特形态、亮度而着名的河外星系。
银河系(英文: The Milky Way Galaxy),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其D25等光直径为26.8±1.1 kpc(±3600光年),呈现巨大的盘面结构。最近研究表明银河系拥有四条清晰明确且比较对称的旋臂1
,旋臂处约为 1,000 光年的厚度(在凸起处更多)。银河系暗物质晕也包含一些可见恒星,直径延伸到613kpc(约200万光年)2
。
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年龄大概在100亿岁左右,其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银河系约为1.5万亿倍太阳质量,包含约1000~4000亿颗恒星,且至少有相同数量的行星3
。
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在太阳处的自转速度约220km/s,而太阳系位于距离银心约8.3 kpc(光年)的猎户臂内缘,这是气体和尘埃形成浓集区之一。银心存在一个被称为人马座A*的强烈射电源,中心存在一个410±3.4万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4。
大、小麦哲伦云以及部分矮星系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属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属于室女座超星系团,继而属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一部分5
,而银河系正在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
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其中最着名的一些,方便你快速了解:
| 星系名称 | 类型 | 距离(来自地球) | 主要特点 | 备注 |
| 银河系 (Milky Way) | 棒旋星系 | 我们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包含约1000亿-4000亿颗恒星。从地球上看呈一条横贯夜空的乳白色亮带。 | 它的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 (Sagittarius A)。 |
如何观测它们?
肉眼:在非常黑暗、无光污染的环境下,可以勉强看到仙女座星系(一团模糊的光斑)和麦哲伦云(像夜空的云絮)。
双筒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上述星系的大致形状和模糊轮廓,体验猎户的乐趣。
大型天文望远镜及摄影:才能清晰地展现这些星系的细节结构、旋臂和色彩,这也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壮观天文图片的来源。
总而言之,这些熟知的星系就像是我们在宇宙中的“地标”,指引着我们开始探索更为深邃的宇宙。
银河系是一个包含数千亿颗恒星、行星以及各种其他天体的庞大系统。由于搜索结果中相关信息较少,我结合自己的知识整理了下面这个表格,帮你快速了解银河系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及其特点,然后再做进一步讲解:
| 天体类型 | 主要特点 | 银河系中的估计数量/占比 | 知名例子 |
| 恒星 | 自身发光发热的等离子体球,核心进行核聚变。 | 约1000亿-4000亿颗 | 太阳、天狼星、比邻星 |
| 行星 | 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 | 超过千亿颗 | 地球、木星、开普勒-32的行星 |
| 褐矮星 | “失败的恒星”,质量不足以维持氢聚变。 | 未知(但可能非常众多) |
| 白矮星 | 中小质量恒星演化的末期产物,密度极高,逐渐冷却。 | 约占恒星总数的~97%的最终归宿 | 天狼星伴星 |
| 中子星 | 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的残骸,密度极大,高速自转。 | 数十亿颗 | 脉冲星PSR B1919+21 |
| 黑洞 | 引力极强,连光也无法逃脱。 | 数百万至数亿个(恒星级) | 人马座A(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
| 星团 | 引力束缚的恒星集团。球状星团:年老,呈球形,银晕中;疏散星团:年轻,形状不规则,银盘中。 | 球状星团约150个,疏散星团超千个 | 半人马座ω(球状)、昴星团(疏散) |
| 星云 |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结构。发射星云:被恒星激发发光;反射星云:反射恒星光;暗星云:吸收背景光。 | 无数 | 猎户座大星云(发射)、马头星云(暗) |
| 星际物质 | 填充恒星之间空间的稀薄气体和尘埃。 | 约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0% | - |
恒星的多样性与演化
恒星并非千篇一律,它们有着不同的质量、亮度、颜色和寿命。
光谱类型:天文学家常使用O、B、A、F、G、K、M这七个光谱型来给恒星分类,这序列也对应着恒星表面温度从高到低(蓝到红)的变化。我们的太阳是一颗G型黄色恒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宇宙地球人类三篇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宇宙地球人类三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