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小牛倌在王家窝屯放了一年牛,在姐夫王金凯一家的陪同下,满载着一大马车粮食和其它吃的东西回家过年了。
她高兴得从马车上跳下来,看到父亲和、玲玲和英子,在她眼睛扫视着寻找母亲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她讨厌的人,那是巧嘴:“她来干什么?有她在,准没好事。”
宋美贵小声对小牛倌说:“我们的小牛倌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不跟无知村妇一般见识哦!”
小牛倌调皮地朝姐姐挤出一个笑脸,飞快地往家里跑去。一家人亲亲热热寒暄了一阵。巧嘴尖着嗓子说道:“哟,代弟啊,这当了小牛倌,都快不认识人咯。”小牛倌撇撇嘴,没搭理她。
这时,父亲高殿广笑着说:“你大娘来给咱送了些自家做的年糕,说是过年图个吉庆。”小牛倌心里哼了一声,觉得巧嘴肯定没安好心。
曲桂娥把宋美贵和小玉胜让到炕头上:“路上冻坏了吧?我给你们烧点热水去。”
宋美贵拉住曲桂娥:“小姨,你别忙活了,我们不冷。”
高殿广拉着王金凯的手:“金凯,你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代弟被你生生锻炼成大人了!”
巧嘴赶紧插话:“这孩子有个好人带,才能出息,可得好好谢谢王金凯。”
小牛倌皱起眉头,刚想回怼,曲桂娥打圆场:“那是自然,我们心里都有数。”
巧嘴见缝插针:“我把吉梁送去奉天锻炼,要花不少钱呢,我知道你们家困难,不如拿出点粮食给我,反正你们家都是女孩,吃得少,吉梁大小伙子,吃得够多的。”
小牛倌一听火冒三丈:“我爹娘生了我哥,遵从传统将我哥过继给你们,等于我爹娘白养了一个儿子,我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你现在干嘛呢?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想要我挣来的粮食,我看你是骑头拉屎啊!”
王金凯看不过去了:“代弟她大娘,我一个外人,按理说不该多管闲事,可是我感觉你这事没理由啊,吉梁比代弟大好几岁,按理说应该在家里撑起一片天,他过继给你们家,你们白捡个儿子,偷着乐吧,怎样反咬一口,实在过分了。”
巧嘴不服气:“我看代弟跟着你学坏了,学会跟家里人计较,我兄弟和弟妹就不会那么想,是吧?”
高殿广忍无可忍:“我是不想跟你计较,本来我也不同意吉梁去奉天,干脆不去了。”
曲桂娥也说:“过两年孩子大了再说吧,不去了。”
正在这时,高吉梁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爹,娘,我不要跟那两个人走。”
众人都很惊讶:“哪两个人啊?”
这时候,高殿玉急三火四地跟着走过来:“大家不要误会,这两个人是朋友介绍的,知根知底的。”
高吉梁哭了:“我不要跟他们一起走,要走也要跟三叔一起走。”
高殿玉在炕沿上挤了挤坐下来:“我寻思高殿荣生意上有困难,怕吉梁去他家里受委屈,我这朋友做大买卖,可以让吉梁学着做生意,让吉梁跟着一起走吧?”
刘巧翠刚才被小牛倌惹了一肚子气,这时候更是不依不饶:“就是,殿玉说的在理,跟着你那三叔能有啥出息,跟着我朋友学做生意,以后才有钱赚。”
高殿广眉头紧皱:“吉梁自己不愿意,你别强求。”
刘巧翠眼睛一瞪:“他懂什么,这是为他好。”
小牛倌站出来,双手叉腰:“大娘,你口口声声说为吉梁好,却还惦记着我们家粮食,真要是为他好,就尊重他的意愿。”
刘巧翠被噎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
高吉梁躲在高殿广身后,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爹,我跟三叔一起走。”
高殿广点点头。
刘巧翠还想再争辩,高殿玉拉了拉她:“算了,孩子不愿意也没办法,别把关系闹僵了。”
正在这时,前来领高吉梁的两个人来了这两人一进来,就满脸堆笑地说道:“哟,这就是高吉梁吧,长得一表人才,跟着我们,保准以后大富大贵。”
刘巧翠立马打起精神:“你们快劝劝这孩子,跟着你们才有出息。”
高吉梁吓得往高殿广身后缩了缩,哭着说:“我不去,我就要跟三叔走。”
那两人脸色一变,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悦。小牛倌站出来挡在高吉梁身前:“你们别逼他了,他不愿意就是不愿意。”
其中一个瘦高个冷笑一声:“哟,哪来的小丫头片子,多管闲事。”
王金凯上前一步,冷冷道:“这是我们家的小大人,她说的话有分量,你们说话放尊重些。”
瘦高个刚要发作,高殿广赶紧打圆场:“两位,孩子不愿意就算了,你们请回吧。”
那两人哼了一声,很不服气,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总不能强行把孩子带走吧,刘巧翠在后面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啊,这么好的机会就没了。”
高殿广看着她,严肃地说:“以后别再打我们家粮食的主意,也别逼孩子做不愿意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未知何处是彼岸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未知何处是彼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