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珍焦急地找遍了码头、海滩和宋远征常去的每一个地方,最后在岛北端的灯塔下找到了他。宋远征坐在礁石上,望着大海出神,连潮水打湿了裤腿都没有察觉。
远征!
林秀珍几乎是跑着冲过去,你怎么在这儿?我们都在找你!
宋远征转过头,眼神从茫然逐渐变得清明。我...我在看潮汐。
宋远指了指海面,今天是小潮,适合清理养殖网。
林秀珍松了口气,扶他站起来。你没说要去哪儿,大家都很担心。
我没说吗?
宋远征皱起眉头,努力回想着,我记得...我记得告诉过小张...
回程的路上,林秀珍注意到宋远征的脚步更加迟缓了,时不时停下来,像是在确认方向。这种状况在过去的一周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忘记关煤气,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那天晚上,林秀珍给儿子宋赞打了电话。
宋赞,你爸的情况..比较严重。她低声说道,生怕被宋远征听见,今天他失踪了大半天,最后在灯塔那边找到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宋赞的声音带着疲惫。在日本我带他做过PET扫描和脑脊液检测等系列检查,医生就说可能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但他拒绝治疗...倔得像头牛。
林秀珍握紧了话筒。我带他去医院看看吧。
第二天,林秀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宋远征去县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与林秀珍说的一致——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药物只能延缓病情发展。医生私下对林秀珍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规律的生活和熟悉的环境,有条件的话最好有人陪伴。
回珍珠岛的渡轮上,宋远征望着远处的海平线,突然开口:我知道自己出了问题。
林秀珍惊讶地看着他。
就像...就像航海图被海水浸湿,一点点模糊。宋远征用手比划着,有些地方还清楚,有些已经看不清了。
林秀珍握住宋远征粗糙的手掌,那上面布满了常年拉缆绳留下的茧子。没关系,我可以做你的航海图。
宋远征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林秀珍熟悉的锐利。你养殖场不管了?
养殖场可以等,你不能等。林秀珍配合他说,当年你教我养珍珠贝,现在轮到我来照顾你了。
林秀珍陪宋远征在老宅住下来,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节奏。每天早上,她陪宋远征去养殖场转一圈;中午回家做饭,确保宋远征按时吃药;下午则安排一些简单的活动——整理渔具、翻看老照片、听宋远征讲述航海故事。
林秀珍整理渔具非常认真,她把钓鱼钩分门别类,活像给后宫的嫔妃排位份的太后。她发现,宋远征对近期的事情记忆模糊,但对几十年前的航海经历却记得异常清晰。尤其是关于他师傅刘乃超的故事,讲起来绘声绘色,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师傅有个绝活,一天傍晚,宋远征坐在院子里,手里摩挲着一枚珍珠贝说道,他能通过尝海水判断前方有没有暗礁。他说每片海域的水都有独特的味道,就像...就像人的指纹。
林秀珍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她发现当宋远征讲述这些记忆时,眼神会变得明亮,语言也流畅许多。
我们应该把这些故事记下来。林秀珍拿出一个笔记本,以后可以编成书,就叫《老海员的回忆》。
宋远征笑了笑,谁要看这些老掉牙的事。
我想看。林秀珍翻开本子,开始记录,就从你第一次跟刘师傅出海开始讲吧。
渐渐地,这种记忆疗法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林秀珍不仅记录宋远征的航海故事,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他记忆日常事务——用不同颜色的珍珠贝代表不同的事情。白色代表吃药,黑色代表午饭,金色代表去养殖场检查...
这是我们的记忆风铃每天出门前看看,就不会忘记重要的事了。
宋远征虽然嘴上说这是小孩子把戏,但确实依赖起这个简单的系统。有时林秀珍会发现他站在门廊下,手指轻轻拨弄着那些贝壳,嘴里念叨着当天的安排。
有一天,宋远征半夜起床整理航海图,月光下他用放大镜一寸寸查看图纸,却把世界地图当成了养殖场的布局图。然而,病情仍在缓慢发展。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林秀珍从养殖场回来,发现宋远征不在家。雨伞还挂在门后,说明老人冒雨出去了。她心急如焚地四处寻找,最后在码头边的小酒馆里找到了浑身湿透的宋远征。
我找师傅...宋远征看到林秀珍,眼神迷茫地说,他们说...他今天当班...
林秀珍的心像被揪紧了。刘乃超已经去世四十五年了,但此刻在宋远征混乱的记忆中,师傅还活着,还在那条早已退役的货轮上工作。
刘师傅...今天休假。林秀珍轻声说道,扶起宋远征,我们先回家换干衣服。”
宋远征不听话:“不休息,我要上辽远16号大船上去,我师傅在等我上班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未知何处是彼岸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未知何处是彼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