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及其党羽精心编织的毒网,如同初春河面下暗涌的污流,悄无声息地开始弥漫。
首先是在京城的士林清议圈子里。几个素以“耿直敢言”、“精通农事”闻名的老儒生,在某次文会雅集上,借着酒意,忧心忡忡地提及了近来风头正劲的红焰薯。
“此物色泽妖异,名称带火,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老夫遍阅古籍,亦未曾寻得其踪,恐非中土祥瑞啊。”一位皓首老儒捻着胡须,摇头晃脑。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张老所言极是!学生听闻,此物乃出自极北苦寒之地,与那北狄颇有渊源。北狄狼子野心,岂会好心赠我高产粮种?其中必有蹊跷!”
“不错!坊间有传言,种植此物之地,地力会急速衰竭,虫害滋生,邻近作物亦会枯黄!此乃耗损地脉、断绝生机之妖物也!”另一人煞有介事地补充。
这些言论起初只是在一些小圈子里流传,但很快,就被某些有心人刻意放大、扭曲,并通过茶楼酒肆的说书人、街头巷尾的闲汉,迅速扩散开来。流言如同瘟疫,越传越离谱,渐渐演变成“红焰薯乃北狄巫术所化,专为破坏大渊龙脉国运而来”、“初颜公主与北狄勾结,欲借此物亡我大渊”等骇人听闻的版本。
几乎与此同时,几封来自北地“士绅”的联名血书,被快马加鞭送入了京城,直达通政司。信中痛陈代郡守赵破虏在平陆郡如何“滥杀无辜”、“抄家灭门”、“纵兵扰民”,致使“士林寒心”、“百姓流离”,更隐晦提及初颜公主“任用酷吏”、“纵容属下”,其行径“堪比桀纣”,北地已有“民怨沸腾”之象。
这两股风,一股针对红焰薯本身,污其根本;一股针对初颜及其属下,毁其声誉。双管齐下,恶毒至极。
流言和血书很快就在朝堂上激起了波澜。一些本就对初颜公主掌权不满,或是曾被郭莽、李铭利益集团拉拢的官员,如同嗅到血腥味的苍蝇,纷纷跳了出来。
“陛下!红焰薯流言四起,北地士绅血书陈情,民心惶惶,此绝非空穴来风!臣恳请陛下下旨,即刻停止红焰薯之推广,召回赵破虏,彻查北地乱局,以安民心!”一名御史率先发难。
“臣附议!公主殿下虽心系黎民,然毕竟年轻,易受小人蒙蔽。这红焰薯来历不明,功效未经验证,岂可贸然推广全国?若真有损地脉,动摇国本,则悔之晚矣!”
“赵破虏一介武夫,代行郡守之职,却行酷吏之事,搞得北地天怒人怨!长此以往,恐生民变!请陛下明察!”
朝堂之上,质疑、弹劾之声此起彼伏,一时间,初颜公主和她的红焰薯政策,似乎陷入了巨大的舆论风波之中。
垂帘之后,初颜静听着这些慷慨激昂又或阴阳怪气的奏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那些攻击的矛头并非指向自己。
龙椅上的萧景琰,眉头微蹙。他自然不信那些荒诞的“妖物”之说,但北地“民怨”的奏报和朝堂上如此多的反对声音,却让他不能完全无视。他目光扫过垂帘,带着一丝询问。
初颜感受到皇帝的目光,缓缓起身,隔着珠帘,声音清晰而平静地传出:“皇兄,流言止于智者,清者自清。红焰薯是否祥瑞,能否高产,秋收之时,自有分晓。至于北地民情……仅凭几封来历不明的所谓‘血书’,就能断定‘民怨沸腾’吗?为何臣妹收到的,却是河间、平陆两郡百姓称颂朝廷赈济、感激‘以工代赈’的万民伞和称颂信呢?”
她语气一顿,带着一丝冷意:“究竟是北地民怨沸腾,还是某些利益受损、不甘失败的蠹虫在煽风点火,混淆圣听?皇兄派员一查便知。”
她的话有理有据,直接将问题的核心抛了回去。
萧景琰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初颜所言,不无道理。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退朝之后,流言并未平息,反而因为朝堂上的争论而传播得更广。京城之中,关于红焰薯和初颜公主的议论,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支持者与怀疑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然而,就在这纷纷扰扰的舆论漩涡中,另一股力量也开始悄然发力。
在初颜的授意下,那些早已被公主府暗中资助或影响的茶馆说书先生,话本子陡然一变。
“……却说那初颜公主,心念北地百姓饥寒,不畏艰险,亲赴雪原,于万丈悬崖之下,得遇上古神农氏点化,赐下这救世济民的红焰神薯!此薯非是凡物,乃凝聚天地正气、日月精华所生,专克世间饥馑之气!”
戏台之上,新排的剧目《公主寻薯记》场场爆满。舞台上,“初颜公主”跋山涉水,与“破坏祥瑞的贪官污吏”斗智斗勇,最终将红焰薯带回中原,引得“万民欢呼”,“天降甘霖”。
更有许多受过公主府恩惠,或真心认可其作为的民间耆老、读书人,自发地在乡邻间讲述公主殿下如何力排众议,赈济灾民,如何惩治贪官,还北地朗朗乾坤。他们将郭莽、吴振等人贪墨粮草、勾结悍匪的罪行细细分说,与初颜公主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看看那些狗官!把咱们的救命粮都贪了!要不是公主殿下,这个冬天得饿死多少人?”
“就是!什么狗屁妖物!我看是那些贪官污吏、黑心粮商怕这红焰薯真种成了,他们没法子再抬髙粮价,盘剥咱们老百姓了!”
“公主殿下是真心为咱们好的人!”
民间的智慧是朴素的,也是尖锐的。当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市面上碰撞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自己看到、听到的事实来判断。初颜公主实实在在的赈灾举措,赵破虏在平陆郡抄没贪官、豪绅家产用于赈济的行为,与那些空洞恶毒的流言相比,孰真孰假,孰是孰非,在许多平民百姓心中,渐渐有了答案。
尤其是在北地,那些亲身经历了雪灾、又得到了“以工代赈”实惠的百姓,对于诋毁初颜公主和红焰薯的流言,更是嗤之以鼻。
“放他娘的狗屁!公主殿下是俺们的救命恩人!”
“谁再敢说红焰薯是妖物,老子第一个不答应!就指望它救命呢!”
民心,这看似虚无缥缈却又重若千钧的力量,在暗流的冲击下,并未如李铭等人所愿那般轻易动摇,反而在辨明是非的过程中,更加凝聚地投向了那个为他们带来生机的方向。
然而,李铭的毒计,并不仅仅限于舆论。
喜欢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请大家收藏:(m.zjsw.org)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