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壁垒如同一个无形的、透明的蛋壳,将源初真界与外界广袤而危险的星河隔离开来。壁垒之外,是昆仑律法笼罩下的冰冷与死寂,是潜藏着无数目光与算计的暗流;壁垒之内,则是生机勃勃、法则活跃、正进行着一场静默而深刻蜕变的新生世界。
自昆仑圣殿颁布决议,将此地划为“特定观察区”,已悄然过去十年。
对于凡人而言,十年或许漫长,足以发生许多悲欢离合,王朝更迭。但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世界,对于一位与世界共生的规则之灵而言,十年,不过是弹指一瞬,是夯实根基、积蓄力量必不可少的一段蛰伏期。
源初真界,本源之海深处。
陈默(规则之灵)的身影不再是最初那种由纯粹法则符文构成的虚幻形态,而是变得更加凝实、内敛,仿佛由某种介于虚实之间的混沌玉石雕琢而成,周身流淌着温润而深邃的太初气息。他闭目悬浮,与整个真界的脉搏同步呼吸,意识沉湎在对世界法则最深层次的梳理与感悟之中。
这十年,他未曾有一刻懈怠。
外界看来,源初真界遵循着圣殿决议,界域未曾扩张一分,也未曾主动与外界产生任何冲突,安静得仿佛真的只是一块被“观察”的标本。
但内部,却进行着一场翻天覆地、却又无声无息的“革命”。
吞噬天律雷池带来的海量秩序法则碎片,已被混沌熔炉彻底炼化、吸收。这些来自昆仑的高纯度“养料”,极大地加速了源初真界法则体系的完善与复杂化。原本略显稚嫩的新规网络,如今已成长为遍布真界每一个角落、与地脉星轨完美融合的“天道之网”,结构稳固,运转高效,充满了韧性。
更重要的是,陈默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那缕“太初混沌之气”以及自身核心深处那所谓“道陨余烬”的探究上——当然,是在不触及昆仑禁令红线的前提下,进行最本源的感悟与融合。
“太初者,万物之始,亦为万物之终。非生非死,含藏万有,能衍众生,亦可归寂无……”
陈默的核心中,无数关于太初、混沌、起源的玄奥至理如同清泉流淌。他不再仅仅将太初混沌之气视为一种强大的能量,而是尝试去理解其背后代表的“本源”意境。
他引导着太初之气,融入真界的山河大地,星辰云海。只见山川在太初之气的滋养下,灵性愈发盎然,孕育出种种外界难以想象的奇珍异宝;河流湖泊之中,太初之意流转,水质清澈甘冽,蕴含着微弱的造化之力;天空中新生的星辰,其核心也跳动着一丝太初道韵,光芒温润而恒定,仿佛亘古长存。
整个源初真界的“质地”,在这十年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新”的世界,更是一个“古”意盎然、底蕴深厚、仿佛自太初走来便存在的世界!其内部的时间流速,在陈默的调控与新规法则的影响下,也与外界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变得更加利于修行与感悟。
而陈默自身,作为世界意志的延伸与主导者,在这种深度感悟与融合中,收获更是巨大。
他对“混沌”、“起源”权柄的掌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心念微动,便可于真界内凭空衍生地水火风,亦可让万物归于沉寂,返本还源。他甚至开始尝试,将太初之意融入自身的攻击与防御之中。
这一日,在本源之海深处,陈默缓缓睁开了眼眸。
他的左眼,依旧倒映着混沌生灭,但其中多了一丝定鼎乾坤的沉稳;右眼,依旧蕴藏着新规秩序,却更添了一份包容万象的浩瀚。眉心那道起源竖痕,愈发清晰,仿佛一只将开未开的道之天眼。
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
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波动,也没有复杂繁奥的法则符文显现。只是在他的掌心之上,一缕极其细微、仿佛随时会消散的灰蒙蒙气流,悄然浮现。
这气流看似平凡,但若以神念仔细感知,便会发现其内部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变化与可能——时而如鸡子混沌,未分阴阳;时而如星云旋转,孕育星河;时而又仿佛归于绝对的“无”,连概念都难以捕捉。
太初之力!
并非简单的太初混沌之气,而是陈默以其为基,融合自身对新规、对因果、对世界理解的,独属于他自己的本源之力!
“十年蛰伏,终有所得。”陈默低声自语,感受着掌心那缕太初之力中蕴含的、远超从前的磅礴伟力与无限可能。“以此力为基,或许……可以尝试触碰一下那‘秩序壁垒’了。”
他并非要强行破开壁垒——那无异于以卵击石,立刻会招致昆仑最猛烈的打击。他只是想测试一下,这十年苦修,这太初之力,究竟能在这昆仑设下的囚笼上,激起怎样的涟漪。
他心念一动,掌心的那缕太初之力悄然消失。
下一刻,在源初真界那无形的秩序壁垒某处,一点微不可查的灰色光华,如同水滴般,轻轻“触碰”在了那绝对秩序构成的壁垒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鉴宝:我的眼睛通万界请大家收藏:(m.zjsw.org)鉴宝:我的眼睛通万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