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初现后的余波
竹溪村在经历了陈师傅事件的动荡后,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紧张与凝重。清晨,阳光艰难地穿透薄雾,洒在晒谷场上。
小刘和林小满站在竹棚前,望着被警察带走的陈师傅,心中五味杂陈。
“没想到陈师傅竟隐藏了这么多秘密。”小刘打破沉默,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感慨。
林小满微微点头:“但至少现在真相大白了,你父亲当年的事也终于有了眉目。”
村民们陆陆续续围过来,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李大爷皱着眉头,磕了磕烟袋锅:“真没想到啊,陈老头平时看着挺老实的,咋能干出这种事。”
张婶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惋惜:“这些年,他对竹编也确实上心,怎么就走上了歪路呢。”
此时,王主任从村部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小刘、小满,警察那边初步调查了,陈师傅这些年打着竹编的幌子,偷偷走私珍稀竹料,还利用后山的假竹林干扰信号,躲避追查。”
小刘握紧拳头:“我爸当年肯定是发现了他的阴谋,才……”
王主任拍了拍小刘的肩膀:“别太难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后续的事情,别让这事儿影响了咱们竹编合作社的发展。”
竹编传承的新思考
午后,阳光变得炽热,晒谷场上的竹编工具在阳光下闪着光。小刘和林小满召集村民们在竹棚里开会,商讨竹编合作社的未来。
“咱们竹编产业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停滞不前。”林小满站在竹棚中央,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
小刘点了点头,拿起一个竹编茶叶盒:“没错,我爸用一生心血都在为竹编产业努力,我不能让他的心血白费。而且我们现在还有‘韧竹’这个新希望。”
李大爷挠了挠头:“可这‘韧竹’虽然好,但咱们从来没种过,能行吗?”
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站了起来:“当年老刘能培育出‘韧竹’,咱们为啥不能种好它?咱们竹溪村的人,向来都是不怕困难的。”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张婶笑着说:“对呀,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把竹编产业做得更好。”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成立“韧竹种植小组”,由小刘负责,邀请林业专家进行指导,同时加大对竹编技艺的创新与传承力度,让竹编产业更上一层楼。
“韧竹”种植的起步
几天后,“韧竹”种植小组正式开始工作。林业专家来到竹溪村,实地考察了后山的土地条件,对种植“韧竹”充满信心。
“这片土地肥沃,水源也充足,非常适合‘韧竹’的生长。”专家站在后山,指着一片空地说道。
小刘和村民们干劲十足,纷纷拿起工具,开始清理土地,为种植“韧竹”做准备。
他们从真竹林里小心翼翼地挖出竹苗,像呵护宝贝一样将其移栽到新的土地上。
“这竹苗可承载着咱村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小心点。”小刘一边栽种竹苗,一边叮嘱大家。
在种植过程中,村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竹苗间距的把握、施肥的量等。但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都一一解决了。
看着一排排翠绿的竹苗在土地里扎根,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与此同时,竹编工坊里也热闹非凡。年轻媳妇们在张婶的带领下,继续钻研竹编技艺,尝试将“韧竹”的特性融入到竹编设计中。
“这‘韧竹’的竹条比普通竹子更有韧性,咱们可以编一些更复杂、更精致的图案。”张婶拿着一根“韧竹”竹条,仔细端详着。
竹编文创的新突破
随着“韧竹”种植的有序进行,竹编文创的开发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创公司的李总再次来到竹溪村,看到村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竹编技艺的新进展,十分满意。
“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是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设计的竹编文创初稿,大家看看怎么样。”李总拿出一叠设计图纸,递给小刘和林小满。
图纸上的竹编作品精美绝伦,春分的竹编柳纹细腻,夏至的艾草嵌入恰到好处,秋分的桂花竹编更是栩栩如生。村民们围在图纸前,纷纷赞叹。
“哇,这些设计太漂亮了,咱们一定能做出更棒的成品。”小刘兴奋地说。
林小满也点头称赞:“不过,我们可以再融入一些竹溪村的特色元素,比如把村里的老房子、晒谷场的场景用竹编表现出来。”
李总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太棒了!这样的竹编文创不仅有节气的特色,更有竹溪村的文化底蕴。”
于是,小刘和张婶等几位竹编能手开始按照设计图制作样品。
他们日夜钻研,不断调整竹编的细节。经过几天的努力,第一批“二十四节气”竹编文创样品终于完成。
“大家快来看,成品出来了,简直太惊艳了!”小刘举着一个秋分桂花竹编,兴奋地喊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