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暴雨说来就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党政办公室的窗户上,模糊了外面的世界。潮湿闷热的空气黏在人身上,让人心烦意乱。李腾正埋头整理着各村报上来的“三提五统”进度表,那些缓慢增长的数字和附注里各种“天气原因”、“劳力不足”的借口,让他真切体会到了张小斌所说的“硬仗”是什么意思。
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沉闷。张小斌接起电话,“嗯啊”了几声,脸色变得有些微妙。放下电话,他对王守礼说:“主任,县乡镇企业局马副局长带队,下来检查安全生产和乡镇企业运行情况,钱镇长通知,中午在镇食堂小餐厅接待,让办公室安排一下记录和后勤。”
王守礼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目光转向李腾:“李腾,这次你去跟一下,负责会议记录和接待服务。”
李腾心里咯噔一下。又是接待,而且牵涉到钱卫东副镇长和县里的领导。上次报销风波留下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这次任务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但他没有选择,只能应道:“好的,主任。”
“机灵点,该记的记,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就当没听见。”王守礼罕见地多叮嘱了一句,语气平淡,却让李腾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知道,这“不该”二字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潜台词。
上午十一点,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马天宝一行三人到了。马局长五十多岁年纪,身材发福,梳着油光水滑的背头,穿着一件灰色的确良短袖,脸上总是挂着一种程式化的笑容,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久居人上的倨傲。钱卫东早早地就在镇政府门口迎接,态度异常热情,甚至带着几分恭维,与平时在镇里训斥下属时的形象判若两人。
“马局,一路辛苦!这鬼天气,还劳您亲自跑一趟,真是过意不去!”钱卫东抢上前一步握住马局长的手,用力摇晃着。
“呵呵,工作嘛,应该的。卫东啊,你们青林镇今年的指标压力可不小啊。”马局长打着官腔,目光在钱卫东脸上停留片刻,意有所指。
“是是是,全靠马局您多支持,多指导!”钱卫东连连点头,亲自引着马局长一行前往小会议室听取汇报。
汇报会由钱卫东主持,他口若悬河,将镇里几家效益不佳的厂子说得仿佛潜力无限,将面临的困难轻描淡写,重点突出了镇里“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的态度。马局长偶尔插话询问几句,大多也是走个过场。李腾坐在角落负责记录,尽量做到客观准确,但他能感觉到,这场汇报与其说是检查工作,不如说是一场心照不宣的表演。
汇报结束,已近中午。雨势稍歇,但天色依旧阴沉。钱卫东热情地邀请马局长一行前往食堂二楼的小餐厅“用个便饭”。
小餐厅平时基本不开,只有接待重要来宾时才会启用。今天里面已经摆好了一张大圆桌,铺上了略显陈旧的白色桌布。碗筷酒杯,一应俱全。
众人落座。钱卫东自然是主陪,马局长是主宾,作陪的还有镇企管站的站长和另外一位副镇长。李腾作为工作人员,被安排在靠近门口、方便服务的位置。
一开始,气氛还算正常。上的菜是标准的四菜一汤,虽比大食堂精致些,但也算不得出格。钱卫东和马局长互相敬酒,说着场面话。
几杯酒下肚,气氛逐渐热烈起来。马局长的脸泛起了红光,话也多了起来,开始回忆和钱卫东“并肩战斗”的往事,言语间透露出两人关系匪浅。钱卫东更是投其所好,不断劝酒。
这时,企管站站长起身出去了片刻,再回来时,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他悄悄走到钱卫东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钱卫东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到一边。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来了两个新加的“硬菜”:一盘油光锃亮的红烧野兔肉,一大盆炖得香气四溢的山菌土鸡汤。这显然超出了“便饭”的标准。
马局长眼睛一亮,笑道:“卫东啊,你这可是搞特殊化啊!这野味现在可不多见喽!”
“马局您难得来一趟,我们青林镇别的没有,就这点山野特产还能拿得出手,您尝尝鲜,尝尝鲜!”钱卫东笑着,又亲自给马局长斟满了酒杯。
李腾的心慢慢提了起来。他想起了王守礼的叮嘱,想起了孙玉梅纪委书记那冷峻的眼神。他低着头,假装专注地记录着(其实席间早已没什么需要记录的正经内容),内心却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马局长已是满面红光,说话舌头都有些打结。他拍着钱卫东的肩膀,含混不清地说:“卫东啊……放心……你们镇那个……那个什么项目,我心里有数……会上,我会……会说话的……”
钱卫东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又敬了一杯。
这时,钱卫东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坐在门口的李腾,他招了招手:“小李,过来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zjsw.org)何以为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