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被“注视”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愈发明显。他去食堂吃饭,能感觉到一些中层干部看他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和客气;他去下面站所送文件,以前可能爱搭不理的站长,也会主动跟他寒暄两句,旁敲侧击地打听那天周书记找他到底谈了些什么。就连张小斌,在私下里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他:“李腾,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响就入了书记和镇长的法眼,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兄弟我。”
李腾只能苦笑着应付过去。他知道,这些目光背后,有好奇,有观望,有讨好,也可能有嫉妒和潜在的敌意。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聚光灯下,虽然光线还不算强烈,但已足以让他无所遁形,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晚上,他再次去找张薇。只有在中心小学那间安静的教室里,面对张薇清澈而无关利益的目光,他才能暂时卸下心头的重负。他没有说具体的人和事,只是倾诉了自己因为写了一份材料而带来的种种困扰和身不由己的感觉。 张薇安静地听完,轻声说道:“我记得以前读过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你才刚刚露出一点尖角,就引来了风和流水。这说明你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触动了某些东西。这未必是坏事,但确实需要更加小心。”
她的话总是能给他带来慰藉和启发。“那我该怎么办?”李腾问道。 “做好你该做的事。”张薇看着他,眼神温柔而坚定,“你是为什么写那份材料的?是为了讨好谁吗?还是真的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事情?如果是后者,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议论。守住你的本心,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就像……就像一颗种子,要想发芽,既要向下扎根,也要懂得避开压在头顶的石块。”
李腾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既然已经被推到了这个位置,就只能更加谨慎,更加努力。他需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目光和暗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既要“低头拉车”,扎实工作,积累资本;也要“抬头看路”,看清形势,谨慎选择。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必须走下去。青林镇的这片天空下,因为他这个意外闯入的变量,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涌动起来。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zjsw.org)何以为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