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宏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既有宏观的战略视野,又有具体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将“讲政治”摆在首位,凸显了党委在干部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台下掌声经久不息。李腾用力地鼓着掌,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激励。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感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思路和期望,这让他对这次培训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肩头仿佛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开班式结束后,班主任赵东升与全体学员见了面。赵东升是县委组织部公务员科科长,四十岁上下,身材精干,穿着合身的白衬衫和西裤,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说话条理清晰,透着一股组织干部特有的严谨和审慎。
“同志们,我是赵东升,受部里委派,担任本期青干班的班主任。”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学员耳中,“未来三个月,我将与大家共同学习、生活。希望大家牢记高书记的嘱托,严格遵守党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的要求很简单: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你们在这里的每一分表现,我都会如实记录,并向部里汇报。” 他的话简短有力,带着明显的分量,让学员们立刻感受到了压力。
紧张的培训生活立刻开始。第一周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主要是政治理论、县情介绍和领导科学基础。授课的老师有党校的资深教师,也有从省市请来的专家学者,还有像组织部江部长这样的县领导亲自授课。课程内容深入浅出,观点新颖,让李腾有种豁然开朗、跳出井底看到更大天空的感觉。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每天晚上都在宿舍或教室自习到很晚,整理笔记,消化理解。
学习之余,班级内部的“政治生活”也悄然开始。班主任赵东升宣布,为了便于管理和自我服务,需要选举产生班委会。这个消息,立刻在学员中激起了波澜。谁都明白,能进入班委,不仅意味着更多的锻炼机会,更意味着能在组织面前有更多的“曝光度”,是结业鉴定和未来使用的重要参考。
竞选在第二天晚上自习课时间进行。赵东升亲自主持。有意竞选者需要上台做简短演讲。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和紧张。
第一个上台的是县团委那位活跃的干事,他口才极佳,充满激情,大谈如何组织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接着,财政局的年轻科长上台,语气沉稳,强调班委的服务功能和精细化管理的思路。随后,又有几位来自经济部门或大镇的学员上台,各展所长。
李腾坐在台下,内心也在激烈斗争。按照他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他并不想过于出风头。但王守礼“多看多学多思少说”的叮嘱在他耳边回响,同时,高书记“要深入思考谋实干”的要求也激励着他。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竞选,更是一次融入集体、展现自我的机会。过分退缩,并非明智之举。
当赵东升询问是否还有竞选者时,李腾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在些许诧异的目光中,稳步走上了讲台。
他没有慷慨激昂的承诺,也没有罗列辉煌的过往。他的演讲很朴实:
“各位同学,我叫李腾,来自青林镇。和在座很多来自县直机关或者经济强镇的同志相比,我的工作经验还很浅薄,主要是待在基层,和老百姓打交道,处理一些具体繁琐的事务。”他坦诚地开场,反而赢得了一些好感。
“我可能不太擅长组织热闹的活动,也不太精通宏观的经济数据。但如果大家选我,”他话锋一转,目光诚恳地扫过台下,“我愿意发挥我在基层养成的习惯——腿勤、手勤,愿意为大家的学习生活跑跑腿、服服务。我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和记录者,把同学们在交流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对县里发展的真知灼见,认真地整理下来。我觉得,我们这三个月,不仅是向老师学,更要相互学。如果能搭建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让来自不同岗位的我们,能够充分碰撞思想,互通有无,那将是我们这次培训除了课程之外,最大的收获。”
他的演讲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紧扣“学习”和“服务”两个核心,展现了一种务实、沉稳和善于思考的特质,与前面几位竞选者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坐在一旁的赵东升,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最终投票结果,李腾意外地高票当选为班委之一的学习委员。
这个结果,既在他意料之外,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他的基层背景、务实风格和在演讲中强调的学习交流理念,或许正是这个精英云集的集体中所需要的一种平衡和补充。
当赵东升宣布结果,同学们投来认可和祝贺的目光时,李腾知道,他在青干班的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了出去。但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学习压力和更复杂的人际交往,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他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但眼神,却愈发坚定和明亮。在这个新的平台上,他决心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展现出青林镇干部,乃至所有踏实肯干的基层年轻干部的风采。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zjsw.org)何以为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