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炭疽病的风波刚刚平息,云雾村的茶苗在李腾和村民们的精心管护下,艰难地恢复了生机,嫩绿的新叶在春末的阳光下微微颤动,仿佛劫后余生。然而,李腾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场更为严峻、波及范围更广的危机,伴随着来自镇、县两级的阻力与警告,骤然降临。
危机的苗头,最初是从县农业局内部传出的风声。李腾在县财政局的一位青干班同学,悄悄给他递了个信儿:“李腾,你们青林那个茶叶项目,最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听农业局那边有人在传,说你们前期论证不足,管理混乱,茶苗成活率堪忧,可能面临大面积失败的风险。风声好像…还挺紧。”
几乎与此同时,李腾接到了“文创坊”采购总监刘女士的电话。与之前签订合同时的热情不同,这次她的语气显得有些凝重和迟疑:“李主任,有个情况需要跟您沟通一下。我们近期在做市场调研和供应链评估时,听到一些关于贵合作社的…嗯,一些不太积极的传闻。”
李腾的心猛地一沉,尽量保持镇定:“刘总监,您请说,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坦诚沟通。”
“传闻说,青林镇的主要精力并不在竹艺合作社上,而是盲目押宝一个前景不明的茶叶项目,并且那个项目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问题,可能导致镇里资金链紧张,进而影响合作社的稳定生产和供货能力。”刘总监顿了顿,补充道,“李主任,我们‘文创坊’选择合作伙伴,非常看重其专注度和经营的稳健性。这些传闻…让我们有些担忧。”
放下电话,李腾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绝非空穴来风!有人在 systematically、有目的地散布对青林镇特色产业,尤其是对他李腾的不利消息!其目的,不仅是要扼杀茶叶项目,更是要动摇竹艺合作社好不容易建立的合作根基,可谓一箭双雕。
他立刻向宋知远书记做了紧急汇报。宋书记听完,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看来,是有人坐不住了。”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李腾,“你在工作上,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触及了什么人的利益?”
李腾迅速在脑中过滤。他自问行事谨慎,即便与钱卫东有理念不合,也始终保持着表面的尊重。至于利益…他猛然想起,之前为了推动茶叶项目,他曾多次质疑并驳回了镇农经办提交的一份关于大规模引进某外地蔬菜品种的建议,那份建议的背后,似乎有县里某个农业供销公司的影子,而钱卫东与那家公司往来甚密。
“宋书记,我认为,这不仅仅是针对我个人,更是针对我们镇党委政府确定的‘生态立镇、特色兴镇’发展路线。”李腾沉声道。
宋知远赞许地点点头:“有这个认识就好。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化解危机。县里的风声,我来应对。但镇里内部,你需要更加注意。有些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宋书记的提醒言犹在耳,镇里的“暗箭”就射了出来。
在接下来的一次镇长办公会上,讨论到近期工作时,副镇长钱卫东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开了口:“最近啊,我听到下面一些反映,也结合县里传来的一些信息,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提个醒。”他将目光投向李腾,语气看似关切,实则绵里藏针。
“李腾同志年轻有为,有闯劲,想干事,这是好事。但是啊,我们做工作,尤其是指挥一个镇的经济工作,不能光凭一腔热情,更不能搞‘单兵突进’。”他顿了顿,环视会场,“比如这个茶叶项目,前期论证是否充分?技术风险是否评估到位?现在外面传得风风雨雨,说我们的茶苗死了一大片,项目濒临失败。这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无风不起浪啊!这不仅影响了我们青林镇的声誉,更连带冲击了本来发展势头很好的竹艺合作社!‘文创坊’那边都打电话来询问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工作存在漏洞,给了别人攻击我们的把柄!”
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的意见是,对于茶叶这种高风险项目,我们应该更加谨慎,甚至可以考虑收缩战线,及时止损。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更有把握、更能快速见效的项目上来,比如巩固竹艺合作社,或者发展一些稳妥的传统种养殖业。否则,一旦茶叶项目真的失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我们输不起啊!”
这一番话,看似站在全镇利益的角度,实则将茶叶项目遇到的问题无限放大,并将责任隐隐指向了李腾的“冒进”,同时试图动摇其他班子成员对特色产业路线的信心。
李腾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他知道在这种场合,情绪化反驳只会落入下乘。他待钱卫东说完,平静地开口:“钱镇长提出的问题,确实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和不断改进的。但是,我想说明几点事实。”
他目光扫过与会人员,声音清晰而沉稳:“第一,关于茶叶项目,前期的专家论证、土壤检测、品种选择都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的。第二,前段时间确实出现了局部的茶炭疽病,但在县农业局赵晓波副局长的亲自指导下,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绝大部分茶苗长势良好,不存在‘大面积失败’或‘濒临失败’的情况。相关数据和图片,经发办都有详细记录,欢迎各位领导随时核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zjsw.org)何以为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