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礼主任病倒留下的真空,并未如某些人预期或担忧的那样,引发激烈的明争暗斗。在送医一周后,县委组织部的批复文件抵达了青林镇,出乎不少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经红星县委研究决定,在党政办公室主任人选明确之前,由青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腾同志,临时兼任党政办公室主任一职。
这个决定,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在青林镇政府大院激起了层层涟漪。
正式谈话在宋知远书记的办公室进行,组织委员在场。宋知远表情严肃:“李腾同志,这个决定是县委基于青林镇当前工作实际和干部队伍情况,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你在经发办的工作有目共睹,思路清晰,敢于担当,也熟悉党政办的业务。现在是特殊时期,希望你不要有畏难情绪,勇敢地把这副担子挑起来。”
李腾心中波澜起伏。他预想过各种可能,却没想到县委如此“大胆”,直接将这副重担压在了他这个全镇最年轻的股级干部身上。这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
“感谢县委和镇党委的信任。”李腾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服从组织决定,一定竭尽全力,确保党政办工作不断档、不脱节,努力协调好两方面的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消息传开,反应各异。经发办的老王和小陈自然是与有荣焉,但也暗暗担心主任能否吃得消。党政办那边,副主任老陈表面客气,表示一定配合好李腾工作,眼神深处却难掩失落和一丝复杂。其他班子成员,多数持观望态度,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如何驾驭两个性质迥异、却都至关重要的部门。
而副镇长钱卫东,在听到消息的瞬间,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回到自己办公室,关上门,许久没有动静。他原本盘算着借此机会推荐自己信得过的人,或者至少阻挠李腾势力扩张,没想到县委直接来了这一手,让李腾名正言顺地掌握了党政办这个枢纽。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李腾在镇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李腾没有时间沉浸在任命带来的情绪中,他立刻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
党政办公室,作为全镇的中枢神经,其繁杂程度远超经发办。文件收发、传阅、归档;会议通知、记录、纪要整理;后勤接待、车辆调度、物资管理;上传下达、协调各方……工作琐碎、时效性强、责任重大,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影响到全局。王守礼在时,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威望,一切井井有条。如今他骤然病倒,许多只有他才知道的“惯例”和“关窍”随之中断,整个党政办的运转顿时显得有些滞涩和忙乱。
李腾接手的第一天,就体会到了什么叫“焦头烂额”。办公桌上待处理的文件堆成了小山,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不断有各部门的人进来请示汇报或要求协调事务。他原本计划上午审核的竹艺合作社新季度生产计划,直到中午下班都没能翻开第一页。
下午,他召集党政办全体人员开了一个短会。他没有发表什么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只是平静地宣布了县委的决定,然后说:“王主任病倒,大家都很担心,目前首要任务是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正常运转。我以前也在党政办工作过,知道各位同事都很优秀,也熟悉业务。希望大家各司其职,按原有分工先把日常工作扛起来,遇到拿不准的、或者需要协调的重要事项,随时向我汇报。我们一起,把这个难关渡过去。”
他的态度沉稳,没有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反而强调稳定和依靠现有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党政办人员因主任更迭而产生的忐忑情绪。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平衡两个办公室的工作。经发办那边,茶叶标准制定、竹艺合作社产能提升、应对仿冒品、“月亮湾”二期规划,哪一项都不是能轻易放下的。而党政办这边,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又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李腾开始了超负荷运转。他不得不将自己的时间进行精细切割。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先处理党政办急需批阅的文件;上午尽量保证在党政办坐镇,处理日常协调事务;下午则集中精力处理经发办的重点工作,经常需要下村或外出;晚上则成了他审核方案、撰写材料、思考全局的“黄金时间”。镇政府二楼的灯光,几乎总是他最晚熄灭。
他很快发现,党政办主任的位置,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优势。所有上级来文、镇内各部门的重要报告、会议决策记录,都会第一时间经过他的手。这使他能够更全面、更及时地把握全镇的动态,理解各项政策背后的深意,也能更清晰地看到不同部门工作之间的关联与潜在冲突。这种全局视角,是之前仅仅负责经济工作的他难以企及的。
他开始有意识地将这种信息优势转化为工作助力。例如,在了解到县里即将出台一项关于扶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策后,他立刻指示小陈据此完善“青林云雾”茶的品牌培育方案,抢占了先机。又比如,在协调一起因“月亮湾”游客增多引发的村民与镇环保部门的纠纷时,他因为掌握了全面的信息,能够更公正、也更有效地进行调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zjsw.org)何以为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