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原本在无聊地刷着手机,耳朵却不知不觉竖了起来。他放下手机,慢慢走到凌云身后,看着屏幕上几乎是行云流水般成型的音符。
“这……这调子……”他喃喃道,眼睛越瞪越大,“凌哥,你好像……感觉突然就对了?”
凌云仍沉浸在那渐褪的共鸣余韵中, 没理他,完全顺着那股牵引力修改着几个关键的小节,追求那种微妙的,能刺痛人心的感觉。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定,脑海中系统的光幕再次微微一闪:
【情感共鸣体验卡(初级)使用结束。】
【宿主成功捕捉核心情感,初步完成歌曲《孤勇者》创作。】
那股外来的清凉感和情绪洪流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清晰的乐谱和一种豁然开朗的疲惫。以及积分消耗后的淡淡肉疼感。 天快亮的时候,曲子基本成型了。凌云累得眼皮打架,嗓子冒烟,但精神却摆脱了之前的焦躁, 异常亢奋且清明。他抓起凉透的茶水灌了一大口,对刘晓说:“走,去小录音棚,试一遍。”
清晨的走廊空无一人,只有他们俩的脚步声。小录音棚设备简单,但够用。凌云抱起吉他,调试了一下麦克风。
前奏响起,是几个干净而带着金属质感的和弦,一下就把人拉入一种空旷、略带压抑的氛围。
“都,是勇敢的……”
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却有一种奇特的穿透力。
“你额头的伤口,你的,不同,你犯的错……”
歌词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割开伪装。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白描般的叙述,勾勒出一个满身伤痕却不肯低头的形象。
刘晓站在控制台后面,忘了操作,只是呆呆地看着玻璃隔音后面那个闭着眼演唱的人。这歌……和他之前听过的任何一首都不一样。不是《精忠报国》的热血澎湃,不是《当那一天来临》的铿锵誓言,也不是《我的夏国心》的绵长思念。它更冷,更硬,更……扎心。
副歌部分,凌云的声音陡然拔高,那股压抑的力量彻底爆发: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丝,带着不可磨灭的骄傲。
刘晓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鼻子有点发酸。他想起了自己刚进文工团时被人看不起,拼命练习的日子;想起了身边那些默默无闻,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的战友。
这歌,唱的哪里是什么虚拟的英雄?唱的分明就是每一个在生活泥沼里,不肯认输的普通人!
一曲终了,录音棚里安静得可怕。凌云放下吉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透过玻璃,看向外面的刘晓。
刘晓还愣在那里,眼圈有点红。他猛地按下通话键,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哽咽:“凌哥……这歌……牛逼!”
牛逼!最简单,也最直白的评价。
凌云长长吐出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他知道,感觉找对了。
他没有立刻发布这首歌。而是又花了几天时间打磨编曲,反复录制,直到觉得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
期间,汪海那篇文章的余波还在。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零星的讨论,附和汪海“艺术贫血”论调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让人心烦。
团里也有人私下议论,觉得凌云这次恐怕要栽个跟头,被主流评论界钉在“快餐歌手”的耻辱柱上。
凌云一概不理。他像一头沉默的狼,舔舐着自己的伤口,磨砺着自己的爪牙。
发布那天,他选择了零点。没有预告,没有宣传,只是在几个主要的音乐平台和官方认证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悄无声息地上传了《孤勇者》的音频。
然后,他关掉电脑和手机,蒙头大睡。
他太累了。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沉睡的这几个小时里,《孤勇者》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悄无声息地沉底,然后,轰然引爆。
最初是那些铁杆粉丝,苏圆圆她们,第一时间发现并疯狂转发安利。接着,是更多的普通听众。这首歌的魔力在于,它似乎能精准地击中每个人内心最柔软、也最坚强的那部分。
深夜加班的白领,听到“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苦熬考研的学生,听到“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听到“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
甚至是一些从不听流行歌曲的中年人,也被那朴素的英雄主义情怀打动。
共鸣如同野火,在寂静的深夜燎原。
点击量、评论数、转发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各大音乐平台的排行榜上,《孤勇者》的名字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
没有口号,没有说教,只有共情。
第二天中午,凌云才睡眼惺忪地醒来。他打开手机,瞬间被无数条信息和未接来电提醒淹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