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圆圆气急败坏地将外网报道链接摔在凌云面前的桌子上时,凌云刚刚结束一天的排练。
“凌老师!你看这个老古董说的什么屁话!‘有趣的杂耍’?!他听过几首你的歌就这么大放厥词?!”刘晓更是直接炸了,拳头攥得咯咯响。
凌云点开链接,平静地看完了那篇充斥着格鲁伯“权威观点”的报道。报道里,格鲁伯的头衔、地位,以及他所代表的维也纳音乐学院和萨尔茨堡音乐节评委会的身份,都为他这番话赋予了沉重的分量。
没有预想中的愤怒,凌云甚至微微点了点头。
“系统,调取格鲁伯·卡尔的全部公开资料、学术着作及代表性音乐评论,进行深度分析,建立人物认知模型。”
“指令已接收。资料收集中……模型构建中……分析结果:目标人物‘格鲁伯’为西方古典音乐体系守护者典型代表,其审美体系根植于德奥古典主义传统,对非西方音乐体系及现代流行音乐存在系统性偏见。其批评逻辑核心:以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体系为唯一标尺进行衡量。威胁等级:高。其言论具备极强权威误导性,可能影响欧洲主流艺术界对宿主接纳度。”
系统的分析冰冷而精准。凌云看着屏幕上格鲁伯那张严肃、刻板的脸,明白这不再是李总那种资本层面的打压,也不是金代表那种阴险的抹黑,而是一种源于截然不同美学体系的、居高临下的根本性质疑。
这种质疑,无法用商业数据反驳,无法用网络骂战平息。它矗立在那里,像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冰冷,坚硬,代表着一种需要去征服的审美霸权。
他走到窗边,看着华灯初上的城市。格鲁伯的“杂耍”评价,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也清晰地标定了他的终极目标。
这不是关于榜单,关于销量,甚至不完全是关于文化输出。
这是一场关于“什么是音乐”、“什么是美”、“谁有权定义艺术”的战争。
他需要站在萨尔茨堡那个古老的舞台上,用格鲁伯能听懂,却无法否认的方式,告诉他,也告诉世界——
东方的声音,不仅仅是杂耍。
华夏的韵律,同样可以构建通往精神世界的宏伟桥梁。
战争的号角,已经由这位远在维也纳的教授,亲手吹响。
喜欢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