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开播那天,夏国的综艺圈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不是因为它请来了久未露面的凌云和林悦这对王炸夫妻,也不是因为它那返璞归真的田园主题,而是因为它赫然打出的宣传语——“国内首档24小时不间断直播慢生活真人秀!无剪辑!最真实!”
“直播?他们疯了?!”
这是所有业内同行和资深综艺迷看到宣传后的第一反应。
在这个被资本裹挟、追求速食和完美人设的时代,各大电视台的综艺早已形成了一套固定流程:精心录制的素材,经过后期团队的妙手剪辑、添加花字、配上恰到好处的BGM,最终呈现出一个个或搞笑、或煽情、或充满戏剧冲突的完美故事。直播?风险太大了!嘉宾说错话怎么办?冷场了怎么办?出现意外状况怎么办?没有后期修饰的真实,在资本和流量看来,几乎等同于粗糙和不确定。
水果台内部为这个决定也吵翻了天。是凌云力排众议,在最后一次策划会上拍了板:“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那层虚假的滤镜。观众不傻,他们渴望真实。哪怕真实里包含着笨拙、尴尬和不确定,但那才是生活本身,才是‘归园田居’想要传递的核心——真诚。”
张导顶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了相信凌云。
于是,当《归园田居》的直播信号在各个平台同步开启时,无数双好奇、怀疑、期待的眼睛,瞬间涌了进来。
画面里,没有炫酷的转场,没有精致的字幕。只有南方某个小山村真实的清晨——薄雾笼罩着远山,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静谧安宁,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镜头甚至有些晃动,像是摄影师在寻找最佳角度。
固定嘉宾,一位是圈内口碑极佳、热爱生活的老戏骨何老师,另一位是性格耿直、厨艺不错的青年演员大华。他们穿着简单的棉麻衣服,正在院子里略显手忙脚乱地生火准备早餐。
“这火……怎么又灭了?”大华蹲在土灶前,被烟呛得直咳嗽,脸上蹭了好几道黑灰,对着镜头苦笑,“何老师,咱们今天早上不会喝西北风吧?”
何老师一边试图帮忙,一边无奈地笑:“看来咱们这自力更生的第一课,就卡在生火上了。”
没有剧本,没有提词器,只有最真实的窘迫和努力。直播间弹幕却意外地活跃起来:
“哈哈哈太真实了!跟我第一次用土灶一模一样!”
“看着他们手忙脚乱,反而觉得好亲切。”
“对啊,这才是真的在生活,不是演戏。”
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凌云和林悦提着简单的行李,笑着走了进来。
“何老师,大华,需要帮忙吗?”凌云自然地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他没有丝毫架子,走过去蹲在大华身边,拿起几根柴火,一边熟练地架起柴堆,一边讲解:“柴不能塞太满,要留出空气流通的空间……对,就这样。”
林悦则笑着接过何老师手里的水瓢:“我来洗菜吧,这个我在行。”
没有客套的寒暄,没有刻意的综艺感,他们就像真正来乡下探亲访友的家人,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进去。凌云生火时专注的侧脸,林悦洗菜时哼着歌的轻松,都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下来。
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攀升。人们被这种毫无修饰的日常吸引住了。看凌云劈柴时手臂肌肉的线条,看林悦和何老师一边摘豆角一边聊家长里短,看大华笨手笨脚地试图杀鱼吓得哇哇叫……这些在后期剪辑里可能被剪掉的“废片”,此刻却成了最宝贵的真实瞬间。
业内同行们坐不住了。他们盯着屏幕上那些未经雕琢的画面,心情复杂。有人不屑,认为这是自降格调;有人震惊,原来真实本身竟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更多的人开始隐隐感到不安——这艘叫“直播”的船,会不会掀翻他们赖以生存的录播旧船?
一天的劳作在夕阳中接近尾声。小院凉棚下,简单的四方桌上摆满了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虽然卖相普通,却热气腾腾。氛围温馨而融洽。
何老师给每人倒了一杯当地自酿的米酒,感慨道:“忙活一天,坐下来吃自己亲手做的饭,这种感觉,确实比在城里下馆子踏实。”
大家正有说有笑地准备开动,何老师不经意间瞥见场外工作人员举起的提示板,上面醒目地写着:观众提醒:今日父亲节。
哎呀!何老师轻呼一声,笑着对众人说:你们猜今天是什么日子?
大华正夹着菜,含糊不清地问:什么日子啊?
何老师指了指场外的提示板:观众们在弹幕里提醒我们,今天是父亲节呢!
真的假的?大华连忙掏出手机查看日期,还真是!我都忙忘了!
就在这时,大华的手机屏幕上又跳出一条节目组发来的消息,他念出声来:哦对了,好多观众还在弹幕里喊话,说想让凌云老师即兴创作一首关于父亲的歌。
这话一出,大家都善意地笑起来,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凌云。林悦也侧头看向丈夫,眼神温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