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沉默了。他知道石小凡的话有道理——“守护者”计划虽然进展顺利,但面对未知的“收割者”,他们需要更多的筹码。古玉的指引,或许就是一个机会。
“你先别急,我们找周教授看看。”陈建军按下对讲机,让周明远立刻过来。
十分钟后,周明远拿着检测仪走进办公室。他接过古玉,放在检测仪上——仪器屏幕瞬间亮起,跳出一串复杂的数据:“未知能量波动,频率:0.7Hz,与南极壁画残留能量相似度:89%,能量稳定性:极高”。
“不可思议!”周明远的眼睛瞪得溜圆,“这玉里藏着的能量,跟南极壁画里的能量几乎是同一种!而且稳定性极强,比我们现在能掌控的任何能量都要纯粹。小石,你说的绿光画面和‘昆仑’的声音,很可能是古玉在激活某种‘指引程序’——这绝对是古文明留下的东西!”
“这么说,昆仑山脉里真的有线索?”陈建军的语气松动了。
“不仅有线索,很可能藏着古文明对抗‘收割者’的秘密!”周明远激动地说,“三万年的壁画记载,‘收割者’曾来过地球,而古人类能活下来,肯定有他们的办法。这古玉,就是打开秘密的钥匙!”
陈建军深吸一口气,看向石小凡:“好,我批准你去昆仑山脉。但你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带上最新的通讯设备,每天汇报情况;第二,只去探索古玉指引的地方,不做无谓的冒险;第三,一旦遇到危险,立刻撤退,安全第一。”
“谢谢陈代表!我一定答应!”石小凡激动地说。
“我给你准备装备。”周明远立刻起身,“空间增幅器能帮你稳定能量,能量检测仪可以探测周围的未知能量,还有御寒的纳米战甲,能抵抗零下五十度的低温。对了,再给你带一个便携式传送信标,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能直接传送回最近的防御节点。”
接下来的两天,石小凡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王虎得知他要去昆仑,非要跟他一起去,被石小凡劝住了:“你是战略核心里的近战主力,‘极光’安全区需要你。我一个人去更灵活,再说有周教授的装备,不会有事的。”
王虎没办法,只能把自己的备用通讯器和最喜欢的一把战术匕首塞给石小凡:“这通讯器能接收全球防御网络的信号,就算在昆仑深处也能用。匕首是合金做的,能砍异化生物的外壳,你带着防身。”
林溪也找来了他,递给他一本厚厚的资料:“这是我整理的昆仑古文明资料,里面有当地牧民的传说、考古队的初步发现,还有山脉的气候数据。你路上看看,说不定能用上。”
赵宇则帮他优化了导航系统:“我把昆仑山脉的卫星地图和地形数据都导入了你的手环,古玉指引的方向一旦明确,就能自动规划路线。还有,我在你的装备里装了微型摄像头,遇到奇怪的东西,记得拍下来,我们远程帮你分析。”
离别的那天,北极的天空飘着小雪。石小凡穿着银色的纳米战甲,背着装满装备的背包,站在直升机坪上。陈建军、周明远、王虎、林溪、赵宇都来送他。
“到了格尔木机场,会有人接你去昆仑山脚的防御节点。”陈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无论找到什么,安全回来最重要。我们等你带好消息。”
“放心吧,陈代表。”石小凡点点头,转身登上直升机。
直升机的螺旋桨开始转动,卷起地上的雪花。石小凡透过窗户,看到王虎他们还在挥手,直到身影越来越小,消失在风雪里。他握紧了胸前的古玉,心里默念:“等着我,我一定会找到线索,回来和大家一起对抗‘收割者’。”
直升机一路向南飞行,穿过北极的雪原,飞过西伯利亚的森林,越过蒙古的戈壁,最后进入中国境内。十几个小时后,直升机降落在青海格尔木机场。
机场停机坪上,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年轻人正举着牌子等他,牌子上写着“石小凡”。年轻人快步上前,敬了个礼:“石队长,我是昆仑防御节点的联络员,叫李岩。奉命接你去节点。”
“辛苦你了,李岩。”石小凡回了个礼。
两人坐上一辆军用越野车,朝着昆仑山脉的方向驶去。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远处的昆仑山脉像一条巨大的银色巨龙,横卧在天地之间,山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石队长,你是来执行什么任务的?”李岩一边开车,一边好奇地问,“最近昆仑这边不太平,前几天有牧民说看到过黑色的影子,像触手一样,我们去搜了,没找到什么,但防御节点已经进入一级戒备了。”
石小凡心里一紧——黑色的触手,很可能是“收割者”的先遣部队。他没有细说自己的任务,只说:“我来这边考察地形,为后续的防御部署做准备。你们最近要多加小心,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上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异能学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双异能学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