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明台的每一个身份,都与他身边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关系共同构成了明台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
“下周开始加课。”华姐翻开日程表,她为李红星安排的课程,几乎是全方位的,旨在将他从内到外,彻底打造成明台。
“每天早上,你都要跟张老师学格斗。他是退役的侦察兵,身手非常了得,专教你怎么用最省力的法子制住人——记住,明台的狠得藏在笑里,不能像街头混混似的抡拳头,那是下三滥的打法。
明台的打斗,要带着一种优雅,一种不经意间的致命。他可以在谈笑间,就让对手失去反抗能力。”华姐一边说,一边在日程表上勾画着,仿佛已经看到了李红星在剧中行云流水的打斗场面。
李红星在笔记本上画了个三重同心圆,最外层写着“少爷”,代表明台纨绔子弟的表象;中间圈着“特工”,代表他军统毒蝎的身份;最里面是“信仰”,代表他地下党员的灵魂。三个圆圈的交界点被他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怎么才能让这三重身份,在抬眼的瞬间同时冒头,让观众既能看到他的风流倜傥,又能感受到他的冷酷无情,还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华姐顿了顿:“下午,你跟周老师学历史,从1938年的上海租界讲起。弄堂里的电车铃铛怎么响,百乐门的爵士乐是什么调子,甚至西装马甲该扣几颗纽扣,手杖应该怎么拿,这些都得刻进骨子里。
明台不仅仅是一个角色,他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你要了解那个时代,才能真正理解明台这个人物。
周老师是历史系的教授,对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她会给你讲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当时上海滩的帮派势力,租界里的风云变幻,以及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
李红星知道,这些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表演,更是为了让他更好地融入角色,从内而外地成为明台。
他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表演技巧,更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他要让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除了这些,华姐还给他安排了礼仪课、舞蹈课、马术课,甚至还有法语课。明台作为留洋归来的少爷,精通多国语言是基本配置。
华姐甚至还找来了专业的枪械师,教他如何正确地持枪、拆卸、组装,以及各种枪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她要求李红星对这些细节都要做到极致,因为她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在谍战剧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观众的代入感。
李红星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他没有抱怨,反而乐在其中。他知道,这是他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他就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他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一个能够驾驭任何角色的演员。
“对了,还有这个。”华姐像变戏法似的从包里掏出个丝绒盒子,盒子是深蓝色的,上面印着一个低调的银色Logo,看起来非常精致。
打开时,一块银灰色腕表静静地躺在里面,表盘上的蓝宝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指针纤细而精准,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这块表的设计简约而不失奢华,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高级感。
“瑞士那个牌子的代言,他们看了《精忠报国》里你耍枪的片段,说你身上有‘动静皆宜’的劲儿,既有军人的英气,又有少年的灵动,非常符合他们品牌的调性。”华姐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这不仅仅是一个代言,更是对李红星商业价值的认可。
要知道,这种国际一线品牌的代言,通常都是顶流明星才能拿到的资源。
李红星将腕表戴上,表带扣在第三格正好贴合手腕,不松不紧,非常舒适。对着镜子端详时,他忽然觉得手腕沉得厉害——这不仅仅是一块表,这也不是片场的道具,这是真正的商业合同,意味着从今天起,他的举手投足都得配得上这块表的价钱,配得上这个品牌的形象。
“下周拍广告。”华姐看着他调试表带的样子,嘴角漾起笑意,“阿Ken会盯造型,宣传团队拟好了通稿,公关部也已经准备好了应对方案。
记住,拍广告和演戏不一样,你不需要演一个角色,你只需要做你自己——但得是最好的那个自己。那种自信,那种从容,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气,都要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
李红星点点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那天晚上,李红星把《伪装者》剧本翻到了后半夜。台灯的光晕里,明台在火车站刺杀汉奸的段落被他标得密密麻麻。
他反复阅读着这段文字,脑海中不断构思着表演的细节。剧本上写着:“掏枪要像取烟盒似的随意,扣扳机时眼皮都不带动一下,转身融入人群时,嘴角得噙着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