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第二天的片场,比第一天更加肃穆,也更加凝重。
所有剧组人员都心知肚明,今天要拍摄的,是《大明王朝1566》全剧开篇的重头戏——嘉靖皇帝与内阁首辅严嵩的“云中对”。
这场戏,没有刀光剑影的激烈冲突,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却藏着嘉靖一朝权力斗争最核心的精髓:帝王的深沉猜忌与老臣的步步自保。
它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心理的博弈,足以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西暖阁的布景,在昨天的基础上又做了精心的调整。
嘉靖皇帝盘坐的蒲团旁,多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炼丹炉,炉中燃着特制的凝神香,烟雾细如丝线,在空气中缓慢而优雅地散开,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神秘而超脱的气息。
书案上的奏疏被重新整理过,最上面放着一本摊开的《道德经》,书页上有几处用朱笔圈画的痕迹。这是陈保国老师特意让道具组加上的细节。
“嘉靖修道,不可能不读《道德经》,这些细节能让角色更真,让观众更信服。”每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凝聚着艺术家们对历史和角色的敬畏与考究。
李红星穿着太监服,静静地站在片场的角落里,手里拿着剧本,却一眼未看。
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盯着片场中央,生怕错过前辈们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眼神的流转。今天,他的角色依然是“活道具”:跪在嘉靖身后,手持拂尘,不能动,不能说话,却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君臣对决。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戏,更是一堂生动的表演大师课,他必须全神贯注,汲取其中的精髓。
“各部门准备!Action!”
张立导演的声音落下,片场瞬间安静得能听到炼丹炉里香料燃烧发出的“滋滋”轻响。陈保国老师饰演的嘉靖皇帝,缓缓走到蒲团旁,动作从容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帝王的沉重。
他盘腿坐下,没有立刻闭眼,而是拿起桌上的沉香手串,手指轻轻转动。手串的木质珠子相互碰撞,发出“嗒嗒”的轻响,在安静的暖阁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引人注目。
这细微的声响,仿佛是嘉靖帝内心深处思绪的具象化,暗示着他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的道袍宽大,几乎遮住了大半个身体,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那眼神里,没有寻常帝王的威严霸气,反而透着一种久居深宫的疲惫与厌倦,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虚妄。
然而,在这疲惫之下,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像一只在暗中观察猎物的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掌控着全局。
这种复杂而矛盾的眼神,瞬间将嘉靖帝的形象立体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过了大概十秒,倪大虹老师饰演的严嵩,在一名小太监的引领下,缓缓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深紫色的官服,衣服的袖口和下摆,却有着明显的补丁痕迹。
这是道具组特意做的旧化处理,按照史料记载,严嵩晚年生活节俭,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换。
这个细节,无声地诉说着严嵩的清贫与忠诚,也为他接下来的表演埋下了伏笔。
他的背驼得很厉害,像一张被岁月和重担压弯的弓,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摇晃,仿佛随时都会摔倒。
那份老态龙钟,那份风烛残年,被倪大虹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
走到嘉靖皇帝面前三步远的地方,他噗通一声跪下,动作熟练得让人心酸——膝盖落地时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放在身侧,头埋得很低,额头几乎要碰到地面,姿态卑微到了极致。
“老臣……严嵩,叩见皇上。”他的声音苍老沙哑,像被砂纸磨过一般,每一个字都带着颤音,却又清晰地传到片场的每一个角落。
那声音里,充满了巨大的惶恐与不安,仿佛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在等待着父亲的审判。
陈保国老师没有睁眼,甚至没有动一下手指,只是用那沙哑的、带着一丝睡意的声音,淡淡地问了一句:“外面……下雪了吗?”
这句话,是剧本里没有的——是陈保国老师的即兴发挥,也是他对倪大虹老师,乃至整个剧组的一次无声的考验。
片场里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连张立导演都从监视器后探起身子,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红星跪在地上,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拂尘差点掉在地上——他知道,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藏着嘉靖皇帝最深的猜忌:
你严嵩掌控朝堂这么久,是不是连外面的风向都看不清了?是不是老糊涂了?你还有没有能力,还有没有资格,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
倪大虹老师的反应,堪称神来之笔,瞬间将这场戏推向了高潮。
他先是愣了一下,肩膀微微一僵,大概过了两秒,才把埋在地上的头压得更低,声音里充满了巨大的惶恐与自责:“回……回皇上的话,外面……没……没下雪。是……是老臣的眼睛,花了。老臣……罪该万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