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那场家书戏的情感洗礼,李红星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对陆远这个角色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他不再仅仅是模仿军人的姿态,不再仅仅是背诵台词和完成动作,而是开始真正地,用一个士兵的灵魂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
他开始理解陆远内心的挣扎和成长,理解那个年代战士们的信仰和坚守,也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这种变化,冯晓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知道,李红星已经完成了从偶像到演员的蜕变,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演员的潜质。但最高兴的,莫过于剧组的另外两位——吴惊和段奕宏。
他们看着李红星一天天地成长,一天天地进步,心里充满了欣慰和骄傲,就像看着自己的弟弟长大成人一样。
吴惊的伤恢复得很快,没过几天就重新回到了片场。他虽然还不能拍太过剧烈的动作戏,医生也再三叮嘱他要多休息,避免伤口撕裂,但他却闲不住,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片场。
他要么跟导演讨论剧本,分析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走向;
要么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看李红星他们演戏,时不时地点评几句,给出一些建议。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表演的热爱,对角色的执着,也充满了对后辈的关怀和期待。
这天下午,剧组正在拍摄一场室内戏。戏的内容,是指导员(段奕宏饰)给新兵们上思想政治课。
这场戏看似简单,实则极其考验演员的功力,因为它需要在平淡的对话中,展现出角色的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需要用最朴实的语言,去触动观众的心灵。
段奕宏的表演,堪称一绝。他没有慷慨激昂的说教,也没有空洞无物的口号。
他只是盘腿坐在烧得旺旺的土炕上,身上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棉袄,手里拿着一本被翻得卷了边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页都已经泛黄,边角都已经磨损,一看就是被反复阅读过无数次。
他用一种拉家常的、极其平淡的语气,跟底下的新兵们,聊着天。那语气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一种战友之间的坦诚。
你们说,保尔·柯察金,他为什么能成为英雄?他问道,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在简陋的房间里回荡。
一个年轻的士兵站起来,大声回答:报告指导员,因为他有信仰!他相信共产主义,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那士兵的脸上充满了激动和自豪,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说得对。段奕宏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和深沉,那你们说,咱们在这冰天雪地里,缺衣少食的,连顿热饭都吃不上,图个啥?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沉默了。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他们想起了自己离家时的场景,想起了家里的父母妻儿,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想起了这场战争的意义。
是啊,他们图什么呢?图这冰天雪地的寒冷?图这缺衣少食的艰苦?图这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
就在这时,段奕宏的目光,落在了坐在角落里的李红星身上。那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透人的内心,看到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陆远,你读的书多,你来说说。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红星站起身,他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看着段奕宏那双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沉思了片刻。
他想起了爷爷日记里的那些文字,想起了陈顾问讲述的故事,想起了吴惊老师为他挡下的那一击,想起了家里寄来的照片和妹妹的语录本,想起了这些天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回答道:报告指导员。我以前觉得,我们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但现在,我只想着,怎么把眼前的仗打赢,怎么让我们连的弟兄们,都能活着回家,都能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妻儿。
这番话,是剧本上没有的。是李红星在理解了角色后,一种近乎本能的即兴发挥。
那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也是陆远这个角色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最真实的心声。
他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真诚和坚定,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
段奕宏听完,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他没想到李红星能说出这样的话,这样真实、这样深刻、这样触动人心的话。
随即,那张一向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充满了激赏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后辈的肯定,有对表演的欣赏,更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
说得好!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发出的一声脆响,声音洪亮而充满了力量,都给我记住了!什么他娘的伟大理想,都是虚的!那些大道理,留给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去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