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家陈教授失声惊呼,手里的保温杯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热水洒了一地:“马里亚纳海沟是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关键节点!那里的地脉能量密度是其他区域的 3 倍,而且早就被毒素侵蚀,像一个装满炸药的脓疮!一旦被引爆,太平洋的地脉网络会连锁崩溃,引发全球地震和海啸,沿海城市会在半小时内被淹没!” 他的声音里带着绝望,眼神盯着沙盘上那道黑色的线,仿佛能看到灾难发生的画面。
“净土” 团队的成员们瞬间忙碌起来。实验室里,全息沙盘投射着马里亚纳海沟的三维模型,红色的污染区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像不断扩散的癌细胞。凌薇强迫自己冷静,她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模型上的能量节点,语速飞快:“启动‘屏障计划’!调动全球所有地热电站、核电站和星辉能量储备,聚焦太平洋上空,构建三层能量拦截网!第一层用常规电能,第二层用地热能量,第三层用星辉能量,哪怕只能削弱它 10%,也要为维度折叠试验争取时间!”
工程师们立刻行动起来。北京的地热电站里,操作员将输出功率调到最大,仪表盘上的指针突破红色警戒区,机房里传来 “嗡嗡” 的巨响;东京的核电站紧急启动备用机组,工作人员穿着防辐射服,在控制台前紧张操作;亚马逊雨林的地脉节点处,科研人员将星辉能量发射器对准天空,淡蓝色的能量束直冲云霄,与其他区域的能量束汇合,在太平洋上空形成一道半透明的屏障,像巨大的玻璃罩。
凌薇转向理论物理学家周博士,语气急切:“‘维度折叠’理论解析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构建微型亚空间,把马里亚纳节点暂时隔离?” 周博士推了推眼镜,脸色疲惫却坚定:“我们已经解析出基础公式,需要用星辉矿石和钛合金按 3:7 的比例熔炼核心材料,能量输入稳定在 11.3 赫兹。但这是第一次现场应用,成功率只有 23%,而且一旦失败,可能会加速节点的崩溃。” 他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调出一堆复杂的公式和参数,上面标注着 “高风险” 的红色字样。
指挥部内,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凌薇突然想起医疗区的顾廷铮,他胸口的星形胎记是星灵族的象征,他的记忆碎片里一定有更多线索。她快步走向医疗区,推开门,看到顾廷铮躺在监护舱里,身上插着神经监测电极,脑波图上的曲线平缓了许多,但偶尔还是会出现细微的波动。
凌薇将手覆在顾廷铮的额头,掌心的星辉能量缓缓注入,淡蓝色的光顺着他的额头蔓延到胸口。她轻声呼唤,声音里带着恳求:“廷铮,醒醒!‘希望号’出事了,地球要被攻击了,我们需要你的帮助,你的血脉里一定藏着线索,关于密钥,关于星灵族的防御手段……”
或许是危机的刺激,或许是凌薇的呼唤起了作用,顾廷铮的身体突然泛起微光,这次不再是胸口,而是全身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光尘里,像被月光包裹。他的眉头紧蹙,嘴唇微微颤抖,仿佛在沉睡中经历着极大的痛苦和挣扎,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画着复杂的图案 —— 那是元代码的符号,比凌薇之前见过的更完整。
一段混乱却关键的记忆碎片顺着能量连接涌入凌薇的脑海:
无尽的星海中,一艘银色的飞船(船身上刻着星灵族的星形标志)正在躲避追击,船体布满陨石撞击的凹痕,船舱里的警报灯闪烁着刺眼的红光。几名穿着白色制服的船员脸色苍白,将一枚半透明的水晶(里面流动着淡金色的光,像浓缩的星河)放进特制的金属容器,埋进一颗表面覆盖着冰层的小行星。其中一名船员(长得与顾廷铮有七分相似)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圆盘,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他将圆盘贴在冰层上,轻声说:“信标启动方式:星灵血脉共鸣 + 元代码净化序列前奏频率,希望未来有人能找到它,守护这个摇篮……”
记忆消失的瞬间,凌薇的心脏狂跳,她猛地睁开眼,脑海里闪过 “守望者” 传输的元代码知识库 —— 里面确实有一系列 “协调基准” 频率,被标记为 “基础调制模式”,当时她以为没用,现在才明白,那是启动信标的钥匙!
她立刻冲向实验室,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将记忆碎片中的信标信息和 “协调基准” 频率数据整合,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给 “希望号”。信号传输的进度条缓慢跳动,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她盯着屏幕,嘴里喃喃自语:“一定要收到,一定要收到……”
遥远的深空,“希望号” 的通讯器突然 “嘀” 了一声,屏幕上跳出 “地球紧急数据” 的提示。李振邦立刻凑过去,看到数据内容时,眼中重新燃起一丝火光。“小王,立刻调整外部通讯阵列,最大功率发射‘协调基准’频率!老赵,带两个人去货舱,用频率发生器反向注入能源网络,把那东西逼出来!” 他的声音里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毕竟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零军工首席夫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零军工首席夫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