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门在身后化作细碎的银蓝色光点消散时,凌薇的靴底先一步触到了 G-03 行星的苔原 —— 那层淡紫色苔藓厚得能没过脚踝,指尖按下去会陷出浅坑,松开时又带着潮湿的弹性,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金属腥味,是地表辐射与大气反应的味道。队员们的呼吸声格外清晰,有人摘下头盔时,呼出的白气在零下五度的低温里瞬间凝成细小的冰晶,落在苔藓上,没几秒就被地表缓慢释放的地热烘成了水汽。
空中,三个梭形 “巡天者” 仍悬在三百米高的地方,水银般的表面不再是全然的平滑,偶尔会掠过几缕极淡的银纹,像电流在皮下流动;它们转动时没有引擎轰鸣,只有空气被悄无声息推开的低吟,类似深海里鲸类的低频震颤,贴在胸口能感觉到轻微的共振。那股冰冷的注视感比之前更具体了 —— 像是有无数根细针悬在头顶,既不落下,也不离开,让负责警戒的队员下意识把能量步枪的保险栓扳到了 “待发” 位置,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凌薇迅速抬手按了下手腕上的战术终端,绿色的全息名单立刻展开:队员 12 人,无缺失;挂在队员背包侧袋的采集设备,屏幕都亮着淡蓝色的工作灯 —— 刚才在地底遗迹被星灵能量冲击时,有两台设备的外壳磕出了凹痕,但数据接口的红灯没亮,说明核心存储模块完好。
“立刻返回登陆舱,保持战斗队形,间距三米。”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能穿透苔原的寂静,“技术组优先护着数据设备,医疗兵跟在队尾,注意监测队员生命体征。” 她眼角的余光始终盯着空中的巡天者,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注入星辉兰能量时的灼热感 —— 那股 “未授权能量交互” 的波动会不会触发巡天者的防御机制?她不敢赌,只能加快撤离节奏。
队员们的行动比训练时更紧绷:负责开路的队员用靴尖拨开沾着冰晶的苔藓,避免踩中可能存在的地质裂缝;背着采集设备的技术员把设备抱在胸前,走得格外稳,生怕颠簸损坏数据卡;队尾的医疗兵则举着便携监测仪,屏幕上跳动的心率数值大多在 90 次 / 分以上,是高度紧张的表现。三个巡天者始终保持着等边三角形的阵型,同步跟在队伍后方五十米处,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像三尊沉默的押送者,直到登陆舱的舱门缓缓合上时,它们才停下移动,银蓝色的纹路渐渐隐没在水银表面。
当三艘登陆舱突破大气层时,舷窗外的景象格外震撼:下层大气是浑浊的暗紫色,夹杂着橘红色的辐射云,往上走颜色逐渐变深,直到穿出大气层的瞬间,墨黑色的宇宙突然铺开,无数恒星的光芒像碎钻般砸在舷窗上。直到登陆舱与 “方舟一号” 的对接舱发出 “咔嗒” 的锁定声,凌薇才松了口气 —— 她透过舷窗最后望了一眼 G-03 行星,那三个巡天者已经没入了淡紫色的云层,只在云顶留下三圈极淡的银晕,像被水洇开的墨痕。
回到 “方舟一号” 的医疗舱时,凌薇的膝盖有些发虚 —— 过度消耗星辉能量让她的眼前总飘着淡金色的光斑,连呼吸都带着轻微的滞涩。医疗舱的白色灯光下,顾廷铮躺在透明的营养舱内,舱壁上滚动着绿色的生命体征数据:脑波频率从之前的 0.1Hz(几乎接近植物人状态)猛地跃升至 2.3Hz,虽只持续了三秒,却让围在旁边的医护人员都攥紧了拳头;他胸口的星形胎记原本是暗灰色,此刻正泛着浅金色的微光,光芒像水流般缓缓转动,每转一圈,就有一缕细如发丝的光丝飘出营养舱,落在凌薇伸过去的手背上,带着温温的触感,像晒过太阳的溪水。
“队长,星辉兰的数据出来了!” 技术组的小陈推着便携工作站跑过来,屏幕上的折线图陡峭得几乎成了竖线 —— 活性指数从注入前的 12% 飙升至 91%,能量签名的波动曲线稳定得像直尺,最下方的一行小字标着:“已启动自主能量转化,正吸收前哨站残留的星灵能量(浓度 0.03 单位 / 立方米)”。生物学家老周扶着眼镜,声音还在发颤:“这种植物的细胞壁里有特殊的能量储存结构,像微型电池,而且能兼容星灵能量和人类的星辉能量 —— 你注入的能量不仅激活了它,还让它学会了‘筛选’,把杂质都过滤掉了!”
凌薇轻轻把手贴在营养舱的舱壁上,掌心立刻传来一股微弱的暖流 —— 那是顾廷铮体内的能量在反馈。暖流顺着手臂往上走,流过肩膀时,之前因能量枯竭导致的酸痛感渐渐消退;走到胸口时,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星辉能量核心在缓慢复苏,像冬眠过后的种子开始发芽。医疗兵突然 “呀” 了一声,指着监测仪:“队长,您的星辉能量浓度从 0.2 单位回升到 0.5 单位了!而且波动越来越平稳!”
原来星辉兰不仅被激活,还把她的能量 “提纯” 了 —— 那些过滤掉杂质的精纯能量,通过某种看不见的联系传给了拥有星灵血脉的顾廷铮,而顾廷铮又无意识地将这份生机反哺给了她。凌薇看着营养舱里顾廷铮微微舒展的眉头,忽然想起在地底遗迹时,星辉兰的花瓣曾轻轻蹭过她的指尖,那时她还以为是错觉,现在才明白,那是植物在主动建立能量链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军工首席夫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零军工首席夫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