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轻易地打开入口,反而让侦察队员们心头一紧。“猎鹰 1 号注意,先释放‘蜂鸟’机器人探路,不要贸然进入。” 凌薇的声音及时传来。陈默点头,按下操控键 —— 三架 “蜂鸟” 机器人从登陆艇舱门飞出,如同灵巧的飞虫,沿着通道缓缓深入。
机器人传回的画面清晰地显示:通道内部洁净得如同刚被清理过,两侧的舱壁上嵌着长条状的照明装置,光线柔和不刺眼;空气循环系统仍在运作,探测器显示氧气浓度 21%、温度 22℃,与地球标准环境几乎一致;通道两侧分布着闭合的舱门,门把手上刻着简单的星灵符号,没有发现任何生命迹象,也没有能量陷阱的信号。最深处的画面中,隐约能看到分叉的走廊,走廊尽头似乎有更复杂的舱室结构。
“环境安全,可以进入。” 陈默松了口气,对队员们比了个手势,登陆艇缓缓驶入通道,舱门在身后无声关闭,暖黄色的灯光将队员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侦察队沿着通道小心探索 —— 通道两侧的舱室大多是储物间或小型实验室,里面摆放着星灵族的仪器:有的像是能量转换器,金属外壳上布满细密的接线口;有的则是透明的培养舱,里面残留着淡绿色的液体痕迹,舱壁上的刻度显示这些液体曾用于保存某种生物样本。遗迹内部结构复杂得超乎想象,岔路如同迷宫般交错,许多舱室的门需要特定的能量频率才能打开,队员们只能标记出可进入的区域,用便携地图记录路线,避免迷路。
探索持续了两个小时后,所有侦察队的定位器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 位于环状结构体中心的 “水滴” 状核心舱。核心舱悬浮在半空中,由八条银白色的能量光柱固定,舱体表面覆盖着比外壁更复杂的星灵符文:符文呈银蓝色,线条粗细随舱内微弱的能量流动交替变化,最中央的符文形似旋转的双螺旋,每当侦察队员靠近,双螺旋的旋转速度会加快,散发出极淡的寒意,让防护服的温度传感器都微微报警。
核心舱的入口是一扇高约二十米的巨门,门上刻着星灵族的图腾 —— 像是一只展开翅膀的飞鸟,鸟喙叼着一颗发光的晶体,与密钥碎片的图案高度相似。侦察队尝试了各种方法:用星辉能量探测器贴近巨门(符文无反应)、将密钥碎片放在门旁的凹槽里(碎片仅闪烁了一下便恢复沉寂)、甚至用元代码输入星灵族的基础指令(巨门依旧纹丝不动)。
“猎鹰 2 号报告,核心舱巨门无任何响应,怀疑需要更高权限的密钥或血脉共鸣。” 队长李娜的声音带着一丝挫败。
就在这时,一直停留在外部的 “巡天者” 突然有了动作 —— 三艘飞行器同时亮起红色光码,信息流并非通过声波或无线电,而是直接作用于所有探索队员和 “方舟一号” 船员的神经意识,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回荡,没有丝毫情感波动:
【核心数据库。禁止访问。】
【警告:触及核心,将触发终极净化协议 —— 协议启动后,遗迹将在 10 分钟内释放高温能量波,摧毁所有有机生命与数据载体。】
【外围区域权限已开放。限时:三个恒星日(约等于地球时间 72 小时)。】
信息消失的瞬间,侦察队的战术终端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显示 “检测到高威胁能量信号关联,核心区域能量储备预估可达到 1000 万焦耳,建议立即撤离”。终极净化协议!这听起来就像是遗迹的自我毁灭程序!这座保存完好的遗迹,其核心竟然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禁忌!
“立即撤离核心区域,优先探索外围的实验室和档案库!” 凌薇果断下令,语气不容置疑。侦察队员们不敢违抗,迅速撤回通道,只在核心舱门口留下一个能量信号器,实时监测巨门的状态。
在外围区域的一个巨大舱室内,“猎鹰 3 号” 侦察队有了重大发现 —— 这是一间约两千平方米的档案库,舱室高约五十米,顶部悬挂着无数半透明的悬浮支架,每个支架上嵌着一块菱形信息晶体:能量充足的晶体表面浮现细碎的流光,颜色从淡蓝到深紫不等;能量枯竭的则呈暗灰色,如同沉睡的星辰,轻轻一碰便会掉落下细小的粉末。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取下几块淡蓝色晶体,插入便携解码器 —— 大部分晶体因加密或能量不足无法读取,但其中三块处于开放状态的晶体,竟拼凑出了一段令人震撼的历史:
这座遗迹的代号为 “方舟之锚”(Arks Anchor),并非简单的观测站,而是星灵族在 “大寂灭” 灾难初期(经碳十四检测,约在 10 万地球年前),为了保存文明火种而建造的 “文明方舟” 计划关键中继站 —— 整个计划包含 5 个中继站和 1 个主方舟,“方舟之锚” 的核心任务是储存星灵族及其他被拯救文明的生物基因样本(预估约 10 万种)和文明数据(涵盖科技、历史、艺术等领域),等待灾难结束后重建文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零军工首席夫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零军工首席夫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