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的线索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新生之城高层激起了短暂的波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更近的危机。外部尸潮的攻势因指挥网络瘫痪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滞,持续了数日的围城压力骤然减轻。然而,这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并未带来安宁,反而像撤去了高压锅的阀门,让内部积累已久的矛盾与猜疑,猛烈地爆发出来。
对韩铭小组的紧急联络尝试,全部石沉大海。不仅之前的加密频道无人应答,连几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韩铭曾声称是“绝对安全”的备用联络点,也彻底沉寂。侦察无人机冒险逼近其最后已知的活动区域,只传回了废弃据点内一片狼藉、人去楼空的画面,没有战斗痕迹,更像是……有计划地迅速撤离。
韩铭,这个神秘、危险却又在某种程度上与新生之城命运交织的军火商兼信息掮客,连同他的核心团队,仿佛人间蒸发。
这一消息在指挥中心内部引发了轩然大波。
“失踪?在这个节骨眼上?”大牛一拳砸在桌上,怒火中烧,“我看是心虚跑路了!之前的铁路信息、还有那些真真假假的情报,说不定都是他和他背后的势力设的局!什么‘方舟’,搞不好就是他抛出来的最后一个诱饵,想把我们引向静默区深处送死!”
“但他之前也确实提供过有价值的帮助,比如抑制血清……”有军官迟疑地反驳。
“那不过是取得我们信任的筹码!”另一派声音尖锐起来,“别忘了,‘磐石’基地陷落前,他也活跃在那边!还有之前的内奸事件,虽然没直接证据指向他,但谁能保证与他无关?现在眼看我们要深究‘方舟’,触及核心秘密了,他就立刻消失?这难道是巧合?”
猜疑如同瘟疫般蔓延。韩铭的失踪,使得之前所有与他相关的交易和情报都变得可疑起来,尤其是关于“方舟”的线索,其真实性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主张继续探索“方舟”的周教授一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外部压力的暂时解除,使得内部资源分配、话语权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矛盾浮出水面。
以雷豹为代表的军方强硬派,主张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全力修复城防,扩军备战,将资源向军事力量倾斜,认为“方舟”虚无缥缈,冒险探索是舍本逐末。
以周教授为首的技术派,则坚持“方舟”可能是破解困局的关键,主张组建精锐小队进行有限度侦察,并为研发新型装备争取更多资源。
而负责内务和民生管理的李梅、小雅和老李,则呼吁关注日益严峻的物资短缺和民众的疲惫厌战情绪,要求将资源更多用于维持基本生存和稳定人心。
原本在生存压力下被压制住的派系分歧和部门利益,此刻激烈地碰撞起来。会议上争吵不断,互相指责对方短视或冒险。更糟糕的是,之前“内奸”的阴影并未散去,在猜疑的氛围中,任何不同的意见都可能被解读为别有用心。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一股暗流开始在新生之城内部涌动,有人开始私下串联,质疑林逸过于依赖周教授的技术路线和冒险倾向,认为他的领导将把城市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分裂的苗头,已然出现。
矛盾最终在一次看似偶然的事件中爆发。在拥挤的食堂,一名雷豹手下的激进军官,与一名支持周教授的技术人员,因对物资配给方案的争论,由口角迅速升级为肢体冲突。事件本身不大,却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积压的情绪。很快,更多士兵和技术人员卷入,演变成一场数百人的混战,虽然被宪兵队强行驱散,但对立情绪已公开化,势同水火。
当晚,以雷豹为首的数名高级军官,以及部分内务官员,直接来到指挥室,要求与林逸进行“正式会谈”,其气氛,已近乎逼宫。
“林指挥!”雷豹脸色铁青,开门见山,“现在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城内人心惶惶,派系对立!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是继续耗尽全力去追寻那个不知真假的‘方舟’,还是脚踏实地,巩固我们现有的家园?”
“雷豹说的对。”老李附和道,“民众需要的是安全和食物,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希望。技术部门的很多研究耗资巨大,却迟迟看不到对当下的帮助。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资源的分配!”
指挥室内气氛剑拔弩张,支持雷豹和支持周教授的官员相互怒视,空气仿佛要凝固。
在所有目光的注视下,林逸缓缓从指挥席上站起。他的脸上没有愤怒,也没有慌乱,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和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没有立刻回答高强的问题,而是走到全息沙盘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雷豹要稳固城防,没错。周教授要寻找破局关键,也没错。内务部要保障民生,更没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日堡垒建造大师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末日堡垒建造大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