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那句既来之,则安之,课本上说是: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地方,就应该安心地待着。】
【但放到《抡语》体系里,意思立马硬核起来: 】
【“既然来了,就永远安息在这儿吧!”】
【旁边还配个了小插图:孔子挽着袖子说:“来都来了,总得留下点什么吧?比如骨灰盒?”】
大秦时期
嬴政的眼中精光爆射,“善,这番话正合朕意!”
“这《抡语》的解读,深入透彻,比那些温吞的仁义说教顺耳了无数倍!”
“‘君子不重则不威’,确实如此,优柔寡断的,哪里来的威严?”
他觉得比起那个《论语》,这《抡语》明显更符合他的口味。
回头,他打算让扶苏也学习一下,一本论语,一本抡语,嗯,很合理。
想到一半,嬴政突然转头看向旁边的李斯。
“李斯啊,朕觉得这《论语》很不错,可以适当的在大秦推广下,你觉得呢?”
李斯拱了拱手说道,“陛下,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还能说些什么呢?难道让他反对?得了吧,他只想微微一笑,然后表示陛下开心就好。
淳于越:难道就没有人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不同意呀!
嗯,他不同意也没什么用,《论语》已经开始在大秦传播了。
【关于论语的内容,大家应该都学过,我这里就不再一一翻译了,接下来请大家尽情欣赏来自抡语的暴力美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的意思是:你学我的武功,但是不学我的思想你就会迷茫,你学我的思想,但是不学我的武功,你就会被别人打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其意为:但凡打架,只要你一犹豫,对面就会站起来,不犹豫的话就能直接把对面打废。”】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件事情的主谋,已经被我打到绝后了。”】
崩溃的儒家学者捂着胸口,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学武功不学思想会迷茫’?圣人之言怎么变成了江湖黑话,祖师爷,弟子无能啊!”
一位老儒生,气得浑身发抖。
“这是哪位杀神说的,这跟孔圣人教导的东西有一文钱关系吗?!”
“还把人家打到绝后,这......这是论语还是酷刑?圣人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呃,如果抛开原意不谈,单论在那乱世生存,似乎真的有些道理?夫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些‘立威’的手段,确实难以自保。”
一些叛逆的书生在错愕后,竟然觉得这抡语还是有几分歪理的。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其意为:“只能徒手搏杀猛虎,徒步渡河的人,哪怕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也不配与我交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其意为:“你爸妈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子不语怪力乱神。”】
【其意为:“孔子不想和你说话,直接施展出了怪力,把你打得神志不清!”】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其意为:“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可以死了。”】
街边一个屠夫挥了挥手中的砍骨刀,恍然大悟。对着来买肉的人说道。
“哦,原来《论语》是这么一回事啊,我感觉我现在也能去考个秀才了!”
“嗨!这么解释谁不会啊!它的精髓就是废话少说,直接揍他丫的,这道理还挺实用的。”
张秀才刚好站在那两位“顿悟”的百姓旁边,听到他们的议论,气得脸色发青。
二位大哥,你们读的那是《论语》吗,那是《抡语》啊,你们分清楚好不好?!
还有,你们真的知道天幕上的那个行为到底是什么吗?那叫土匪下山,是绑票打劫!!!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其意为:“要是来了三十个人,才能让我稍微站起来活动筋骨;
要是来了四十个人,那么我冲上去揍人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要是来了五十个人,我能把他们打得怀疑人生,让他们知道我就是他们的天命;
至少需要六十个人的哀嚎声才能让我听着舒坦;
要是有七十个人围攻我,那我就能放开手脚,随心所欲打个痛快了!”】
【子禽问于子贡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了解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回答:“孔子会把他们打得温柔、善良、恭敬、谦虚、退让然后再撬开他们的嘴。他求人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能抗住第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