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春天,我应苏轼之邀前往杭州。漫步在初建成的苏堤上,但见杨柳新绿,湖水清波荡漾,我忍不住笑道:】
【“子瞻兄,这西湖清淤的功劳固然归你苏东坡,但这堤上的每一寸土石,可也有我章衡的一份心力啊。”】
【苏轼哈哈大笑,拍拍我的肩膀,真诚地说:】
【“这里虽称苏堤春晓,但我心里永远记得子平兄的恩情。”】
【当晚我们在湖畔小酌,苏轼举杯感叹:】
【“仁宗三十五年十举进士,子平兄能高中状元,才学见识举世罕见。可惜仕途坎坷,多年未得重用,我实在为你感到不平。”】
【我微微一笑,轻摇酒杯,望着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缓缓说道:】
【“子瞻兄,人生就像这西湖水,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
【“为官如同筑堤,虽然要经受风雨考验,但只要能守护一方百姓平安,这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了。”】
【那一夜,月光如银洒在湖面上,水波轻拍堤岸,伴随着苏轼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一生,值了。】
苏轼抚掌大笑,“妙极!原来我苏子瞻后面还有这般遭遇!真是多亏子平老兄相助了。”
“要是没有他,这西湖长堤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建成呢。”
他转头四顾,寻找章衡的身影。
“待会儿定要寻子平兄吃酒去,这般知交,当浮一大白!”
【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我已七十四岁了。】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人生的暮年。躺在颍州城外小院的竹椅上,听着窗外阵阵蝉鸣,我能感觉到生命正在缓缓流逝。】
【这一年朝堂局势又起变化,我的族叔章惇重新执掌大权。有位老友忧心忡忡地前来提醒:】
【“子平兄,你与章大人早年有过节,如今他重掌大权,你可要当心啊。”】
【我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淡然一笑:】
【“虽然年轻时与叔父有过争执,但他终究是我们章家人。恩怨荣辱早已如浮云飘散,何必再放在心上?”】
【果然,叔父执政后从未为难过我。我也不问政事,做个自在的闲人。这或许是我晚年最大的福分吧。】
【秋意渐浓,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起初还能拄着拐杖在院里散步,后来连起身都困难,只能终日卧床。】
【八月二十三那天,秋风轻轻吹进小院,带着些许凉意。我知道时候到了。家人俯身问道:】
【“大人,您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我费力地睁开双眼,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轻声说道:】
【“我走之后,不要把我葬在祖坟。请送我回钱塘吧。我想长眠在西湖边的龙井山脚下,那里是我和子瞻一起修筑苏堤的地方。”】
【家人虽然惊讶,但见我心意已决,只得点头答应。】
【我缓缓闭上眼睛,嘴角泛起安详的微笑。人生这一程,终究还是要回到初心之地。】
【落叶,终于要归根了。】
章惇眉头一皱,带着些许恼怒。
“哼!是哪个混账东西去子平那里嚼舌根,说要他小心我的?”
“不过就是一些陈年旧事的争执,我章惇难道是那等心胸狭隘、会为难自家晚辈的人吗?”
他挥退左右,独自望向南方,语气带着一丝怅然。
“到底,还是让他走到了前头。回钱塘......也好。”
“........”
章衡眼中有些湿润,随即露出释然的微笑。
“这样也好.......为国为民,一生保持初心。这结局,我很满意。”
“章子平!”
嗯,谁在叫我?好熟悉的声音。
这时苏轼从后方兴冲冲地跑过来,一把拉住他的衣袖。
“章子平!走,喝酒去!”
“苏兄,怎么突然要请我喝酒?”
章衡一脸困惑,而苏轼则是指着还未消散的天幕,爽朗大笑。
“因为你帮我修苏堤啊!那么长的堤坝,四百艘船,这份情谊,不该喝一杯吗?”
章衡哭笑不得,“可那都是后世的事,现在不是还没发生吗?”
“哎呀,少废话!天幕都说了,那就是真的,这份情谊难道还不值得喝一顿吗?走走走,今日非要与你痛饮三杯不可!”
苏轼不由分说地拽着他往外走,章衡被他拉着,无奈地摇头笑了,两人并肩朝酒肆走去......
(评论:“我觉得北宋嘉佑二年的考试,好笑的是,苏轼词赋考试都不及格,殿试差点没考上。”
“而且,这一次主要还是欧阳修改革科举,试后很多人还不服去堵欧阳修。”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届的mvp还要数苏辙,后面一次考试因为苏辙小病,没有状态。”
“但是宰相韩琦很重视喜欢他,让宋仁宗推迟几天大考。”
“结果苏辙的文章全程痛骂仁宗和韩琦,说国家所有问题出在韩琦无能和仁宗的懒惰好色上,直接天下震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