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富贵人家的幼子都被惯宠,卫时觉完全不一样,教导他的人最多。
这是另一种惯宠,但小孩难免孤独,在家沉默寡言。
可地位高,比二哥地位更牢固。
三少爷、别府嗣子,卫氏将来的二当家。
下人和女眷对他又敬又怕。
嗣祖卫应麓,连续夭折了三个孩子,只有两个女儿,二十年前就知道,香火得靠伯府。
正好伯夫人又诞生了一个嫡子,全家重点培养。
卫时觉父母都不在了,爷爷奶奶还在。
爷爷是法理亲爷,奶奶是血脉亲奶。
别府东院卧室,卫时觉到净房洗澡,换了一身曳撒袍。
出门看看头顶的明月,突然有点想念时空。
院里坐着一个老头,看到他立刻起身摸头,“乖孙,回家就好,以后咱不去轮值了。”
卫时觉扭头看着他,“爷爷,几天不见,您也老了。”
“啊?哈哈哈…”老头很欣慰,连着摸头,附耳低声道,“乖孙长大了,爷爷给你找个女人,邓家小姐咱不伺候了。”
“拉倒吧,女人不能找,得遇,下午好像遇到一个,真好看呐…”
“咳咳咳…乖孙,你记错了…漂亮女子就在隔壁,喜欢就留下…”
“啊?这么随便?”
“走走走,都等你开饭呢,乖孙喜欢就好。”
卫时觉扶着老头,爷孙俩穿过大院,从侧廊穿过两道仪门,来到伯府大院。
大户人家廊道、亭子、仪门、隔断、照壁很多,全是无效建筑。
内城寸土寸金之地,占地四十亩,白瞎了这面积。
公侯大多占地百亩,英国公更是占地三百亩,是永乐皇帝所赐的原燕山卫军营,也不知道那是何等庄园。
中院大堂灯火通明,卫时觉对主位躬身,“奶奶,孙儿回来了,几日不见,您还好啊。”
眯眼的老太婆立刻招手,“乖孙,到奶奶身边坐,昨天家里没有吃饭,就等孙儿呢,以后咱不去轮值了,开枝散叶,开枝散叶…”
废柴的理想实现了,可惜时间不对。
卫时觉泪流满面,“奶奶真好,孙儿对您思念的紧。”
宣城伯拽住三弟后襟,屁股踹了一脚,“去自己位置,少惹奶奶不开心。”
大厅响起一阵轻笑声,爷爷奶奶左右各一桌,左边是宣城伯,接下来是侄儿,然后是二哥二嫂和侄儿。
再然后是三位庶兄,后面还有几位叔叔和堂兄弟。
大家族座位很严格,他们算一‘丁’,没任何继承权,在家里也是挣工资。
右首这边人少,卫时觉,还有探亲的姐姐姐夫一家。
胞姐卫时袅拽耳朵拧了一下,“想女人也不收敛点,差点闯祸。”
卫时觉立刻在外甥额头邦得一声,弹了个脑瓜崩,痛得八岁孩子嗷嗷吼。
“再打我,就打你儿子。”
“看你这点出息,被邓文映打傻…”
“吭~”宣城伯一声低吼,卫时袅顿时收回话,“三弟啊,姐姐为你准备了点好玩的,过几天到姐姐家里耍耍。”
“不去,傻子才和呆子玩。”
他这表现异于常人,大家都在观察,也没人插嘴。
桌上还没菜,只有干果和酒,卫时觉拍拍肚子,“奶奶,大家都饿了。”
爷爷在他手背拍了一下,示意闭嘴,这时候才站起来道,
“昨日家里没有团圆,今天宣布三个好消息,时泰现在不仅提督东三门,还提督顺义皇庄、提督外城和南郊六座皇店,老夫和大伙都不能歇着,咱们得商量如何分工…”
“恭喜伯爷/大哥/大伯…”
称呼乱七八糟,卫时觉跟着喝了一口葡萄酒。
这不是皇帝大方,是英国公大方,都督府内部职权调整,也不知大哥付出了什么。
“这是第一个好消息,第二个好消息,时春中举,咱家也不参加会试,到吏部报缺,如今总算运作下来,是个肥缺,山东盐运司分守提举,冬月上任。”
“恭喜二爷/二哥/二伯…”
卫时觉惊讶看着大哥,盐课提举乃肥中之肥,户部直属的佐贰衙门,朝廷钱袋子,都是官宦高门之后的荫恩官或举人,进士反而很少。
大哥付出了很多啊。
“这第三个好消息,时觉在禁宫做皇帝伴读,终于回家了,咱不指望做官,先开枝散叶,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恭喜叔爷!”这次挺整齐。
奶奶摆摆手,“好了,人齐了,上菜吧。”
大嫂起身去招呼侍女和下人上菜,大哥郎朗说道,“花好月圆,阖家团圆,卫氏兴旺,歌舞助兴,大家吃好喝好。”
大门口哗啦进来几个乐师,到墙后摆开乐器,马上演奏。
叮叮咚咚的声音中,十二个女子从侧门莲步入内,在地下婀娜旋转…
卫时觉看两眼,无聊…
大明朝一群衣冠禽兽,严重的赏童风气,精品瘦马舞姬10岁出头,这群人不超15,超过就不值钱了。
花楼的姑娘也是二十五以下,超过就能做老鸨,或者退圈了,活不下去就做暗娼,赚苦力的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1621,不一样的大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