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市井出身,自阉入宫,从一个火者混到总管,底层人性门清,是万历皇帝给先帝挑选的内侍,可惜啊…”
卫时觉惊呼一声,“什么?!”
宣城伯被他吼得吓了一跳,“鬼吼什么,你当时也在东宫,慈庆宫总管是王安,此人与詹事府的清流交织过深,作为皇家奴婢,自己把自己废了。太子懦弱又刻板,万历先帝最终还是认为市井混混对太子帮助更大,内廷操作送到李康妃身边。”
卫时觉暗骂一声合理,历史果然没那么简单。
人家皇帝祖孙有外人不知道的交流,泰昌其实也不傻,他知道什么是皇帝,可惜过于着急,自己把自己害死了,最后…来不及了。
到天启这里,就不能学他父皇,必须玩借力打力,保护自己,可惜最终也是武宗下场。
可能玩的太好,同样触碰了底线。
这群人太恐怖了,泰昌说的对,隐忍为重,全得弄死。
宣城伯看幼弟眼神发直,瞳孔收缩,隐约有一丝杀意,到脸前摆手叫魂。
卫时觉突然惊醒,看一眼大哥,拿茶杯掩饰情绪。
宣城伯眉头一沉,“三弟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卫时觉点点头,“小弟清醒后才得知红丸案和移宫案(注)。李康妃竟然敢霸占乾清宫,小弟得知后很吃惊。面对文武大臣,后妃就是根毛,她又不是皇帝生母。
移宫是顾命大臣借李康妃在巩固顾命之威,那女人就是个梯子,顾命去抬轿,结局当然是只有顾命能做主朝政。简单巧妙的手段,迅速压制了朝廷内外,还把内廷给废了。
文武通力合作的时候,皇家丝毫没有抵抗力,但武勋不需要施政权力,文臣控制皇帝垄断朝政,长久下去,后患无穷,英国公必须让皇帝亲政,才能保持朝堂平衡。”
宣城伯轻笑一声,“小弟有时清醒,有时糊涂啊。红丸案怎么看呢?”
卫时觉朝宣城伯咧嘴一笑,“大哥,根本没有红丸案,皇帝若因红丸驾崩,当事人怎么仅仅是流放,早被抄家灭九族了。”
宣城伯眼神灼灼,一字一句追问,“三弟准备怎么做?”
卫时觉回答很快,不耐烦道,“关我屁事。”
宣城伯一愣,仰头哈哈大笑…
…………
注:红丸案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服下红丸后离奇去世。
朱常洛即位,登基仅十日,因纵欲身体出现异样,服用太医院崔文升所开药方后病情加重。后服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后于次日凌晨死亡。因所服红丸,被称为“红丸案”。
朱常洛去世后,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太医院崔文升发配至南京,贬李可灼充军。
……
移宫案。
泰昌帝驾崩前,其子朱由校与李选侍(李康妃)一起迁住乾清宫。
郑贵妃、李选侍来往甚密,想利用皇帝年幼之机,挟天子晋封太后,把持朝政大权,坚持居住在乾清宫,甚至将朱由校禁闭在乾清宫。
经朝臣力争,李选侍准许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张维贤、杨涟、刘一燝、周嘉谟等见到朱由校便叩首,山呼万岁,推入准备的小轿,抬起就跑,这四人便是抬轿顾命。
四人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前往内阁文华殿接受群臣朝拜,正式举行登基大典。李选侍失去要挟的本钱,被顾命大臣逼出乾清宫,后移到仁寿殿哕鸾宫。
此事件史称移宫案。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1621,不一样的大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