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星舰学院教学楼的舷窗,在金属地板上投下长条状的光斑,可这温暖的光线却照不进我昏沉的大脑。我趴在冰凉的课桌上,盯着面前《星舰引擎原理与维护》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眼前的符号像一群乱窜的萤火虫,晃得我眼皮越来越重 —— 昨晚为了搞懂 “曲率引擎能量传导效率优化” 的问题,我在模拟舱里熬到了凌晨三点,结果越研究越糊涂,现在只觉得脑袋里塞满了生锈的齿轮,转都转不动。
“…… 所以,当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通过导能管时,必须控制磁场强度在 0.8-1.2 特斯拉之间,否则会导致能量泄露,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引擎爆炸。” 讲台上,李教授的声音像台老旧的录音机,带着单调的嗡嗡声,从全息投影设备的扬声器里传出来,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轻轻敲在我的太阳穴上。
我勉强抬起头,看向讲台前的全息投影屏。屏幕上正展示着曲率引擎的三维结构图,淡蓝色的能量流在复杂的管道里流动,旁边标注着一长串我昨晚看了无数遍却依旧记不住的公式。李教授站在投影屏前,手里拿着激光笔,时不时指向屏幕上的关键部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反射着白光,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课本,扫过教室时,总让我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教室后排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我用眼角余光瞥去,只见江澈正单手转着笔,另一只手在个人终端上快速滑动,屏幕上显示的居然是最新的星际赛车赛事直播 —— 这家伙永远这么轻松,理论课上从不记笔记,却总能在提问时对答如流,仿佛那些复杂的原理早就刻进了他的 DNA 里。他旁边的几个优等生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昨晚的模拟战,偶尔朝我这边投来一瞥,眼神里的轻蔑像针一样扎人,大概还在嘲笑我昨天的惨败。
我重新低下头,把脸埋在课本里,试图集中精神。可昨晚熬出的疲惫像潮水般涌来,课本上的公式开始旋转、变形,最后变成了 “铁屑号” 训练舰爆炸时的火光,耳边又响起了江澈的嘲讽和警报声。我用力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疼痛感让我清醒了一瞬,可下一秒,李教授的声音又变成了催眠曲,眼皮重得像挂了铅。
“雷诺!”
突然,一声严厉的呼喊像惊雷般在教室里炸开,我猛地惊醒,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有好奇,有嘲讽,还有幸灾乐祸。江澈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仿佛早就等着看我出丑。
“你来说说,曲率引擎导能管的材质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核心因素?” 李教授的激光笔精准地指向我,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了起来,像在审视一件不合格的产品。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刚才的睡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慌乱。导能管材质?昨晚我好像看到过相关内容,可现在脑子里除了 “铁屑号” 的故障提示,什么都想不起来。我盯着课本上的公式,那些符号像在嘲笑我的无能,喉咙发紧,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怎么?昨晚又去研究‘如何把训练舰开进陨石带’了?” 江澈的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全班同学听到,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细碎的笑声像小石子一样砸在我身上,让我脸颊发烫。
我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一股怒火从心底冒了出来,可更多的是尴尬和无力。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昨晚看到的内容:“我…… 我记得好像要考虑耐高温性,还有…… 还有抗腐蚀性?” 我说得磕磕绊绊,连自己都没底气,眼神不自觉地飘向江澈,他正用口型对旁边的人说 “果然是废物”。
“仅仅是这些吗?” 李教授皱起眉头,语气更严厉了,“能量传导效率呢?磁场兼容性呢?你昨晚到底有没有预习?还是说,你觉得理论知识不重要,反正你连模拟战都打不好?”
最后一句话像一把钝刀,狠狠扎在我的心上。我低下头,不敢看李教授的眼睛,也不敢看周围同学的表情,只觉得整个教室的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是啊,我连模拟战都打不好,就算把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又有什么用呢?
“坐下吧。” 李教授的声音里满是失望,“江澈,你来说。”
江澈从座位上站起来,姿态轻松得像在闲聊:“导能管材质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核心因素:第一,耐高温性,需承受反物质湮灭产生的 3000K 以上高温;第二,高能量传导效率,电阻率需低于 1.5×10^-8 Ω?m;第三,磁场兼容性,避免在强磁场下发生磁致伸缩;第四,抗疲劳性,防止长期能量冲击导致材质老化。另外,针对不同型号的引擎,还需要考虑重量比和制造成本,比如‘迅捷’级护卫舰用的是钛合金复合材质,而大型战列舰会选择更耐用的碳化硅陶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