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咬紧牙关,猛地扑进那堆废弃电缆里。电缆堆比我想象中更杂乱,粗细不一的电缆缠绕在一起,有的还带着未脱落的绝缘皮,有的则裸露着铜芯,尖锐的金属断口随时可能划破衣服。我顾不上这些,手脚并用地往电缆堆深处钻,尽量让身体被厚厚的电缆包裹,隔绝红外信号。
刚钻到电缆堆中间,身后就传来 “咔嗒” 的履带声 —— 机器人追到了电缆堆边缘!我能看到它头部的红色探测光扫过电缆堆表面,光线透过电缆的缝隙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红点,离我的脚只有不到半米远。
“检测到可疑信号在电缆堆内部,正在进行精准探测!” 机器人的电子音就在耳边响起,我甚至能听到它手臂电击棍伸缩的 “滋滋” 声,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 要是被它伸进电缆堆里乱戳,我肯定躲不过去。
情急之下,我摸到身边一个空的燃料桶,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电缆堆外侧推去。燃料桶顺着电缆堆的斜坡滚了下去,“哐当” 一声撞在机器人的履带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警报!检测到不明物体撞击!” 机器人的注意力瞬间被燃料桶吸引,探测仪和电击棍都转向了燃料桶的方向,开始对其进行扫描。我抓住这个机会,继续往电缆堆深处钻,很快就钻到了电缆堆另一侧的一个狭窄缝隙里 —— 这个缝隙是由两根粗壮的电缆和一块破损的合金板构成的,仅能容纳一个人蜷缩着身体,刚好能避开机器人的探测范围。
我蜷缩在缝隙里,尽量压低呼吸,连手指都不敢动。外面传来机器人检查燃料桶的 “滋滋” 声,还有探测仪扫过电缆堆的 “滴滴” 声,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能感觉到后背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衣服,背包里的次级线圈硌得我肋骨生疼,可我连调整姿势的勇气都没有 —— 生怕稍微一动就会发出声响,被机器人发现。
过了大约五分钟,外面的 “滋滋” 声渐渐减弱,机器人的电子音再次响起:“未检测到非法人员踪迹,判定为信号干扰,继续按原路线巡逻。” 紧接着,履带转动的 “咔嗒” 声开始远离,红色的探测光也渐渐消失在电缆堆的另一侧。
我还是不敢放松,在缝隙里又待了足足十分钟,直到系统提示 “巡逻机器人已远离宿主 500 米,红外探测信号消失”,才缓缓舒了一口气,瘫坐在缝隙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刚才那短短十几分钟,简直比之前任何一次模拟战都要紧张 —— 模拟战失败顶多被嘲笑,可这次要是被机器人抓住,不仅会被电击,还可能影响考核资格,那我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我慢慢从缝隙里钻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和电缆碎屑,看着机器人远去的方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得意 —— 没想到我居然能靠着对垃圾场地形的熟悉,还有一点小聪明,躲过巡逻机器人的追捕,这可比在模拟舱里 “撞 asteroid” 刺激多了!
“宿主刚才的反应速度不错,成功利用环境障碍干扰了 T-300 的探测,值得表扬!” 系统的提示音也带着一丝调侃,“不过下次建议提前规划逃跑路线,别再这么惊险了 —— 要是宿主被电晕在垃圾堆里,本系统可没法帮你叫救护车。”
“知道了知道了,下次我肯定注意。” 我笑着翻了个白眼,拍了拍背包里的曲速引擎次级线圈 —— 虽然刚才吓得半死,但好在 “宝贝” 还在,这波不亏。
我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渐渐西斜,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就要天黑了。垃圾场晚上更危险,不仅可能遇到更多巡逻机器人,还可能有野生动物(学院后巷偶尔会有从外环殖民地跑来的流浪机械狗),所以必须尽快离开。
不过,在离开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做 —— 新手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垃圾山深处还有不少蓝色光点目标,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有价值的零件。刚才躲避机器人时,我注意到不远处的废弃星舰逃生舱附近,有一个蓝色光点在闪烁,亮度虽然不如次级线圈,但说不定也是个 “好东西”。
“系统,定位刚才看到的那个蓝色光点目标,距离我们有多远?有没有巡逻机器人的信号?” 我在心里默念,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 刚才的追捕让我变得更加谨慎,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大意了。
“已定位蓝色光点目标,距离宿主 80 米,位于废弃星舰逃生舱内部,未检测到巡逻机器人信号,当前区域安全。” 系统的提示音传来,视网膜上重新弹出蓝色的导航路径,“目标物品类型:星舰逃生舱供氧模块(型号:O-500),可回收零件:1 个完整供氧泵、2 个压力传感器,拆解难度:★★,无明显危险。”
“供氧模块?” 我眼睛一亮 —— 逃生舱的供氧模块虽然不如曲速引擎次级线圈值钱,但也是星舰的重要零件,尤其是供氧泵,在黑市上能卖不少星币,而且拆解难度低,刚好可以用来练习刚解锁的 “废品修复” 初级功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