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已旋转 1 圈,剩余 2 圈!无人机 PD-01 已察觉异常噪音,正在向应急出口方向转向,距离当前位置 15 米!” 系统的警报音尖锐刺耳,我加快旋转速度,手臂因为用力而开始发酸,手心被阀门的锈迹磨得通红,却丝毫不敢放慢。
当阀门旋转到第三圈时,“咔嗒” 一声脆响,阀门终于被打开,一股冷风从出口处灌进管道,带着船坞里特有的机油味和灰尘气息。我弯腰钻出出口,立刻躲到货运平台的金属支架后方,探出脑袋观察 —— 无人机 PD-01 正悬停在距离我 10 米的空中,机身底部的扫描灯发出刺眼的白光,正对着应急出口的方向,显然已经锁定了 “异常噪音源”。
“检测到应急出口区域存在人体热量信号!热源强度 37℃,符合人类体温特征!” 无人机的电子合成音再次响起,扫描灯的光束瞬间锁定我所在的金属支架,白光透过支架缝隙,在地面上投下交错的阴影,“警告!未经授权人员闯入第七船坞限制区域!立即走出隐蔽位置,接受身份验证!否则将启动防暴措施!”
防暴措施?我心里一紧,目光扫过无人机尾部 —— 那里挂载着一个小型黑色装置,按照系统标注,那是 “电击发射器”,有效射程 15 米,击中后可释放 10 万伏高压电流,虽不致命,却能让人瞬间失去行动能力。
“系统!有没有办法干扰无人机的扫描或通讯?比如用金属板遮挡红外信号,或者制造电磁干扰?” 我压低声音问道,手在地面上摸索,想要找到能用于遮挡的金属碎片。
“无人机红外扫描可穿透 3mm 以下金属板,当前货运平台的金属支架厚度 5mm,可暂时遮挡人体热量,但无法持续;电磁干扰需使用频率 1.2GHz 的信号发生器,工具箱内无适配设备,但可通过短路管道内的废弃电线,产生瞬时电磁脉冲,干扰无人机通讯,持续时间约 3 秒,足够宿主转移至更隐蔽位置。” 系统的方案虽然临时,却已是当前唯一的选择。
我立刻按照系统指引,找到管道出口附近的废弃电线 —— 那是一根直径 10mm 的铜芯电线,两端的绝缘皮已经破损,露出里面的铜芯。我用手指捏住两端铜芯,将它们快速接触 ——“啪” 的一声,蓝色的电火花瞬间闪过,电线表面冒出一缕青烟,同时,无人机的 “嗡鸣” 声出现了短暂的卡顿,扫描灯的光束也停止了移动,显然通讯受到了干扰。
“电磁脉冲生效!无人机通讯中断 3 秒!建议立即转移至货运平台下方的废弃集装箱内,那里可完全屏蔽红外扫描!”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我抓住这宝贵的 3 秒,弯腰快速冲向集装箱 —— 那是一个长 5 米、宽 2 米的金属集装箱,门已经锈蚀脱落,内部堆满了废弃的布料和塑料零件,足够我隐藏。
当我钻进集装箱,重新隐蔽好身体时,无人机的通讯已经恢复,扫描灯的光束开始在货运平台周围疯狂扫动,电子合成音带着明显的警惕:“通讯干扰已排除!检测到瞬时电磁脉冲信号,怀疑目标携带干扰设备!安防中心请求支援,派遣 2 台 PD 系列无人机及 1 支地面巡逻小队,预计 3 分钟内抵达!”
我靠在集装箱内壁上,大口喘着粗气,心脏还在因为刚才的 “生死时速” 而剧烈跳动。透过集装箱的缝隙,我能看到无人机 PD-01 的扫描灯在不断移动,白光扫过地面的金属碎片,反射出刺眼的光斑,像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货运平台笼罩在监控范围内。
就在这时,无人机的扫描灯突然转向 “老兵” 号所在的方向,电子合成音再次响起,这次的语气带着明显的 “确认”:“锁定目标!废弃探索舰(编号:EX-731,绰号‘老兵’)存在未经授权移动!船体表面检测到新鲜维修痕迹,推进器区域存在能量波动,疑似启动状态!”
我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目光死死盯住远处的 “老兵” 号 —— 它静静地停在维修舱内,船体侧面的临时接线还暴露在外面,推进器喷口因为之前的强冲,还残留着淡淡的青烟,这些都是 “启动过” 的铁证。
“警告!EX-731 废弃探索舰!立即停止所有动力系统,关闭推进器!船体内部人员立即走出舱室,接受登舰检查!若 1 分钟内无回应,将启动强制拦截措施,切断船体能源供应!” 无人机的警告声传遍整个船坞,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我能看到它的机身开始调整角度,尾部的电击发射器对准了 “老兵” 号的 APU 舱室 —— 一旦发射,电击针将穿透舱壁,短路 APU 的供电线路,“老兵” 号将彻底失去动力。
我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老兵” 号不能失去动力!那是我们逃离的唯一希望!可现在我被困在集装箱内,被无人机死死锁定,根本无法返回 “老兵” 号关闭推进器,更别说继续撤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