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在应急通道中艰难地前行,每一米的推进都伴随着推进器的低鸣和无人机持续不断的骚扰攻击。终于,那扇象征着自由与逃脱希望的船坞出口大门,出现在了视野尽头。可当我透过观测窗看清大门的瞬间,心却如同坠入了冰窖,原本就沉重的压力,此刻更是如山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扇船坞出口大门足有 30 米高,20 米宽,主体由厚重的钛合金打造而成,表面布满了交错的金属纹路,像是一层坚固的铠甲,散发着冰冷而坚硬的气息。大门的边缘,嵌入了一圈闪烁着蓝光的磁力锁装置,那蓝光如同深邃的幽潭,似乎蕴藏着无尽的能量。每一个磁力锁模块都有一人多高,呈长方体状紧密排列,它们之间通过复杂的线路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磁力封锁网络,将整个出口死死锁住,仿佛在向我们宣告:“这里,是不可逾越的壁垒。”
“系统,立刻启动黑客程序,尝试破解磁力锁的控制权限,打开出口大门!” 我急切地向系统发出指令,手指在数据板上飞速滑动,调出了备用的黑客入侵软件。在之前的多次冒险中,系统凭借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破解程序,曾成功突破过不少安全防护系统,我心底还抱着一丝侥幸,希望这次也能顺利通关。
系统的三维模型瞬间出现在光幕上,它的 “身体” 闪烁着数据流动的光芒,一道道代码如同溪流般在其内部穿梭。“正在启动磁力锁破解程序,连接目标控制系统…… 连接失败,目标系统无外部网络接口,线路完全物理隔离,常规黑客手段无法接入。尝试利用备用端口进行强制数据注入…… 注入失败,检测到端口设有多层硬件防火墙,可抵御一切非法数据入侵。” 系统的声音依旧冷静,可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碎了我仅存的希望。
“怎么会这样?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一定还有其他途径,再仔细找找!” 我不甘心地喊道,眼睛紧紧盯着光幕,仿佛这样就能找到破解的漏洞。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系统,我在系统中预装了十几种顶尖的黑客破解工具,从常见的权限提升脚本,到专门针对物理隔离网络的电磁脉冲入侵设备模拟程序,可此刻,它们全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已穷尽所有远程破解手段,目标磁力锁系统采用的是最新型的量子加密技术与物理隔离双重防护机制。量子加密使得任何试图破解密码的行为都会瞬间被系统察觉并触发反制措施,而物理隔离则彻底切断了外部设备与控制系统的连接可能,除非能直接接触到磁力锁的核心控制单元,并具备与之匹配的高级权限密钥,否则无法开启。” 系统一边详细解释着,一边在光幕上展示出磁力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防护机制示意图,复杂的线路和加密算法让人眼花缭乱,那一道道闪烁的红色警示标识,像是在无情地嘲笑我们的无力。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感到一阵深深的沮丧。在这漫长而艰辛的逃亡旅程中,我们克服了无数困难,从摆脱泊位的重重监控,到在狭窄的应急通道中躲避无人机的追击,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可如今,在距离自由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却被这扇冰冷的大门和坚不可摧的磁力锁拦住了去路,这种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让我几乎陷入了绝望。
“难道我们就这样被困在这里了吗?外面的世界近在眼前,却怎么也走不出去……” 我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无人机的嗡鸣声依旧在通道中回荡,它们的攻击虽然暂时无法对 “老兵” 号造成致命伤害,但持续的骚扰却不断消耗着我们的能源和耐心。而 APU 的能源读数,此刻已经降至 52%,每一次推进器的运转,每一次系统的运算,都在快速吞噬着宝贵的能源,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的处境越来越危急。
“系统,既然远程破解不行,那我们能不能从内部手动关闭磁力锁?比如找到磁力锁的供电线路,切断电源,或者利用船上的工具,强行破坏磁力锁的关键部件?” 我强打起精神,试图从绝境中寻找一丝生机。目光扫过船舱,希望能找到一些可用的工具,可映入眼帘的只有那些从废弃飞船上拆下的破旧设备和锈迹斑斑的零件,它们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那么无助,似乎也在宣告着我们的处境艰难。
“磁力锁的供电线路深埋在船坞舱壁内部,由多层防护装甲包裹,且设有多重短路保护机制,无法在不触发警报的情况下切断电源。若强行破坏舱壁,至少需要 20 分钟,期间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将吸引大量支援部队,且一旦触发短路保护,磁力锁将进入永久锁定状态,即使外部供电切断,也无法打开。至于手动破坏磁力锁关键部件,其外壳采用高强度合金制造,硬度达到洛氏硬度 60HRC 以上,普通工具无法造成有效损伤,船上现有的切割设备,如激光切割枪,最大功率仅能切割 3mm 厚的合金板,与磁力锁外壳厚度(100mm)相差甚远,无法实施破坏。” 系统的回答再次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每一个数据、每一条分析,都像一把把利刃,将我仅存的希望一点点割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