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准备关闭柜门时,数据板的光柱突然扫到柜底的一个黑色小盒子,盒子上印着 “氧气面罩” 的字样。雷诺心中一喜,连忙将盒子取出 —— 里面装着两个折叠式氧气面罩,虽然是简易款,却能确保供氧时的密封性,避免氧气浪费。
“系统,检测氧气瓶压力和加热袋有效性。” 雷诺一边将氧气面罩塞进背包,一边在数据板上输入指令。几秒钟后,系统的回复弹出:【应急氧气瓶:3 瓶,压力均为 60%,每瓶可提供约 2 小时基础供氧(流量 2L/min),总计可延长 6 小时供氧时间;化学加热袋:4 包,未开封,有效性 100%,激活后单包可维持 6 小时 30℃恒温,4 包总计可维持 24 小时温暖环境,足以支撑至抵达 W-01 残骸。】
6 小时额外供氧,24 小时恒温!雷诺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之前的绝望和焦虑被这突如其来的希望驱散,他靠在应急柜旁,缓缓滑坐在甲板上,双手紧紧抱着怀里的氧气瓶,感受着瓶身的冰凉,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
休息片刻后,雷诺挣扎着站起身,开始激活化学加热袋。他从内袋取出一包,撕开包装袋的一角 ——“嗤” 的一声,袋内的粉末与空气接触,瞬间开始发热,一股温暖的感觉透过包装袋传递到掌心,驱散了指尖的麻木。他连忙将加热袋塞进作战服的袖口和裤腿,又将另外三包分别放在背部、腹部和腿部,很快,一股持续的暖意从身体各处传来,驱散了低温带来的寒意,让僵硬的身体逐渐恢复知觉。
随后,他取出一个应急氧气瓶和氧气面罩,按照说明书连接好管路 ——“咔嗒” 一声,接口扣合,他按下氧气瓶的阀门,一股纯净的氧气顺着面罩涌入口鼻,带着淡淡的金属味,却比舱内冰冷稀薄的空气清新百倍。肺部的刺痛感逐渐缓解,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连肋骨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一些。
“氧气浓度补充至 21%(面罩内),体温回升至 36℃,基础生命体征稳定。” 系统的提示让雷诺彻底松了口气。他靠在舰桥的舱壁上,看着数据板屏幕上的 “生命体征稳定” 提示,心里涌起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 —— 如果没有找到这些应急物资,他恐怕撑不过接下来的 4 小时,更别说抵达 W-01 残骸寻找修复资源。
就在这时,数据板的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弹出一条新的外部扫描信息:【W-01 废弃星舰残骸距离当前位置 8.5 公里,“老兵” 号正以 0.21m/s 的速度缓慢漂移,预计漂移时间 11.8 小时,与氧气补充后的生存窗口(6.5+6=12.5 小时)基本匹配,可在氧气耗尽前 10 分钟抵达残骸附近。】
11.8 小时!与 12.5 小时的氧气窗口几乎完美契合!雷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之前还担心无法在氧气耗尽前抵达,现在有了应急氧气瓶的补充,不仅能支撑到残骸附近,甚至还有 10 分钟的缓冲时间,这无疑是绝境中的又一个好消息。
他收起数据板,将剩余的两个应急氧气瓶和氧气面罩仔细收好,然后扶着舱壁,再次走向舰桥观测窗。此刻,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力气,低温带来的僵硬感消失无踪,呼吸也变得平稳。透过布满裂纹的玻璃,窗外的绿色恒星依旧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远处的 W-01 残骸虽然还是一个模糊的剪影,却像一座等待被发掘的宝藏,充满了希望。
“老兵,再坚持 11 个小时,我们就能找到修复你的资源了。” 雷诺轻声说道,手掌轻轻贴在冰冷的观测窗上,仿佛在与 “老兵” 号对话。他知道,接下来的 11 个小时依旧充满挑战 —— 舱体可能继续漏气,漂移速度可能因空域气流变化减缓,甚至可能遇到未知的太空碎片撞击,但只要基础生命维持得到保障,只要还有抵达残骸的希望,他就不会放弃。
回到维修舱时,雷诺将应急物资整齐地摆放在金属管堆旁,然后靠在上面,闭上眼开始休息。化学加热袋的暖意包裹着身体,氧气面罩提供的纯净氧气让大脑保持清醒,他需要尽快恢复体力,为 11 小时后抵达 W-01 残骸的修复工作做准备。
黑暗中,数据板的屏幕依旧亮着微弱的白光,上面显示着 “生命体征稳定”“漂移速度正常” 的提示。窗外的星光透过维修舱的小观测窗洒进来,落在雷诺的脸上,带着一丝温柔的慰藉。他知道,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已经赢了第一回合,而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 如何从废弃星舰残骸中找到可用的资源,如何修复 “老兵” 号的核心系统,如何在这片未知的星域里真正站稳脚跟。
但此刻,雷诺的心里没有了之前的迷茫和恐惧,只剩下坚定的决心。他相信,只要不放弃,只要与 “老兵” 号并肩作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的绝境。而 8.5 公里外的 W-01 残骸,就是他们在这片未知星域里,迈出新生的第一步。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