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桥的应急灯光还在微弱闪烁,雷诺靠在观测窗前,看着窗外逐渐清晰的 W-01 残骸剪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数据板的边缘。距离抵达还有 10 小时,虽然身体的疼痛在止痛剂作用下得到缓解,可 “老兵” 号的真实状况始终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心头 —— 之前的粗略观察只看到表面损伤,真正的核心问题还隐藏在舰体深处,若不能提前掌握详细损伤情况,抵达残骸后很可能因准备不足错过关键修复时机。
“系统,能否借助数据板连接残存的舰载传感器,生成一份完整的损伤评估报告?” 雷诺在数据板上输入指令,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他不确定系统在最低功耗模式下,能否调动足够的传感器资源,毕竟大部分舰载系统早已离线,只剩下零星的反馈信号。
数据板的屏幕闪烁了几下,蓝色的加载进度条缓慢推进:【正在尝试连接残存舰载系统……10%→30%→60%!成功接入 3 个关键传感器(舰体结构传感器、能源核心传感器、环境监测传感器),2 个辅助传感器(推进系统传感器、维生系统传感器)仅能提供部分数据,开始生成损伤评估报告,预计耗时 8 分钟】。
8 分钟的等待像一个世纪般漫长。雷诺将数据板放在操控台上,目光扫过舰桥内的狼藉 —— 破碎的显示屏、散落的金属碎片、裸露的管线,每一处都在诉说着 “老兵” 号的狼狈。他想起第一次登上这艘老舰时,虽然破旧却也算完整,而现在,它却像一位遍体鳞伤的战士,连站立都变得艰难。
终于,数据板的屏幕亮起,一份以蓝色文字为主、穿插红色警告标识的损伤评估报告缓缓展开,每一条内容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雷诺的心上:
一、核心系统损伤情况(优先级:紧急)
1. 推进系统:
? 主推进器:喷口因跃迁过载完全熔损,内部涡轮叶片断裂 3 片,能源供应线路烧毁 15 米,判定为 “彻底瘫痪”,无修复可能,需更换完整推进器模块。
? 姿态调整喷口:右舷喷口彻底损毁,左舷喷口残留 0.1% 推力(仅能维持船体微小转向,无法辅助移动),尾部辅助喷口因冷却剂泄漏离线,整体机动性评级:0/10。
1. 能源核心系统:
? APU 主核心:因跃迁时能源过载,核心线圈烧毁 70%,电容彻底击穿,外壳出现 2 厘米裂纹,判定为 “无法启动”,且存在轻微漏电风险,需彻底拆解后更换核心部件。
? 备用能源模块:3 个备用电池组中,2 个因撞击完全报废,1 个剩余 0.3% 电量(仅能维持数据板最低功耗,无法为其他系统供电),能源储备总量:0.3%(不含应急氧气瓶独立能源)。
1. 舰体结构:
? 右舷支撑梁:中部出现 15 厘米断裂口,周围金属结构因低温出现 2 处细微裂纹,导致舱体密封性下降,每小时泄漏 0.5% 空气,当前舱内气压已降至标准值的 85%。
? 舰尾装甲:破损面积扩大至 25㎡,部分装甲板因爆炸脱落,暴露内部管线(含冷却剂管线、能源管线),其中 3 根非关键管线存在缓慢泄漏,需紧急用金属板覆盖加固。
? 观测窗:驾驶舱主观测窗存在 8 道裂纹(最长 18 厘米),虽未完全破碎,但抗冲击能力降至原设计的 30%,无法承受外部撞击。
? 整体结构完整性评级:35/100,判定为 “危急”,若遭遇太空碎片撞击或剧烈震动,存在舱体解体风险。
二、辅助系统损伤情况(优先级:高)
1. 生命维持系统:
? 供氧系统:主供氧泵因能源中断离线,备用供氧装置(与应急氧气瓶连接)仅能维持单人基础呼吸,无法为全舰供氧,且无空气循环功能,舱内二氧化碳浓度每小时上升 0.2%。
? 温度调节系统:加热器因能源线路烧毁离线,冷却系统因冷却剂泄漏失效,舱内温度完全依赖外部环境与化学加热袋,当前温度 - 2.8℃,且随外部空域温度缓慢下降。
? 水循环系统:彻底离线,无法进行水净化与循环,剩余饮用水仅能维持 3 天(按单人最低消耗量计算)。
1. 导航与通讯系统:
? 主导航模块:因能源中断离线,仅能通过数据板连接基础导航传感器(左舷 1 号摄像头、简易距离传感器),实现 10 公里内粗略定位,无法获取星域坐标与航线数据。
? 通讯系统:主通讯天线因跃迁时撞击损坏,备用通讯器仅能接收 10 公里内微弱信号(当前空域无任何通讯信号),无法向外发送求救信号,通讯功能评级:1/10。
1. 武器与防御系统:
? 近防炮:因能源中断离线,且炮管因撞击出现变形,无法正常开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