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F7 隔离泊位的金属闸门缓缓开启,厚重的装甲板在液压装置的推动下,发出沉闷的 “轰隆” 声,露出内部经过特殊改造的停泊区域 —— 地面铺设着防静电金属网格,四周的墙壁上安装着 6 个高清监控摄像头和 3 组灵能探测仪,泊位角落的应急避难舱门处于常开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可在 10 秒内完成人员撤离。这里是团队专门为 “幸运星” 号准备的隔离区域,既能提供必要的救援条件,又能最大限度保障 “先锋号” 的安全。
“‘幸运星’号,这里是 F7 隔离泊位指挥台,已为你清空停泊区域,请跟随引导无人机,按指定航线停靠,切勿偏离航道。” 雷诺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入马库斯的耳中,他站在泊位上方的指挥室里,面前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 “幸运星” 号的飞行参数和泊位的监控画面,手指悬在应急切断按钮上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马库斯的回应带着明显的感激:“收到,‘幸运星’号将完全跟随引导,感谢你们的安排。” 话音刚落,三架小型引导无人机从泊位两侧起飞,在 “幸运星” 号前方形成三角编队,带领着这艘受损的货运船,缓缓驶入隔离泊位。
当 “幸运星” 号的起落架接触到防静电网格时,泊位四周的电磁锁瞬间启动,4 根金属固定杆从地面升起,牢牢锁住飞船的船体,防止其意外移动。与此同时,灵能探测仪开始全功率运转,淡蓝色的探测波覆盖整个飞船,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船体内部的能量波动和生命信号,没有发现异常。
“停泊完成,船体已固定,灵能探测无异常,可开始救援行动。” 凯的声音从指挥室传来,他正操作着三维扫描仪,对 “幸运星” 号进行第二次全面扫描,确保没有遗漏之前未发现的隐藏装置,“货舱、能源舱、驾驶舱的结构与之前探测一致,未发现新增的能量源或机械装置。”
小林和两名医疗助手穿着全套生物防护装备,推着医疗推车站在泊位入口的隔离门外。推车上整齐摆放着急救设备: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静脉输液套装、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还有专门针对星际辐射损伤的特效药剂 —— 这些都是团队从 “先锋号” 医疗储备中调出的珍贵物资,却也是救援中不可或缺的保障。
“小林,进入驾驶舱后,优先确认蒂姆的身体状况,补充生理盐水和抗生素,同时采集三人的血液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病原体检测,排除星际传染病风险。” 雷诺通过通讯器叮嘱,“老周会带领工程团队同步检查飞船的能源系统和通讯设备,你们各自为战,保持通讯畅通,每 15 分钟汇报一次情况。”
“收到,医疗团队准备进入。” 小林按下隔离门的解锁按钮,厚重的玻璃门缓缓打开,她和助手推着医疗推车,踩着防静电网格,一步步向 “幸运星” 号的驾驶舱靠近。泊位内的监控摄像头始终跟随她们的身影,灵能探测仪的数值稳定在安全区间,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当小林打开 “幸运星” 号的驾驶舱门时,一股混杂着汗味和消毒水的气息扑面而来。蒂姆躺在后排的临时担架上,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比之前平稳了许多;马库斯和艾拉坐在驾驶座上,看到穿着防护装备的小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却很快转为配合 —— 他们知道,这些严格的措施既是对 “先锋号” 的保护,也是对他们自身安全的负责。
“我是医疗官小林,接下来会为你们提供全面的医疗救助,请配合我们的检查。” 小林拿出心电监护仪,将电极片贴在蒂姆的胸口,屏幕上很快显示出稳定的心率和血氧数据,“蒂姆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体温降至 38.2℃,但仍有轻微脱水,需要立即静脉输液。”
助手递过生理盐水和静脉针,小林熟练地为蒂姆穿刺,透明的液体顺着输液管缓缓流入他的血管。与此同时,她分别采集了马库斯、艾拉和蒂姆的血液样本,装入密封的生物样本管中,标记好姓名和采集时间,交给另一名助手带回实验室检测。
“你们在遭遇袭击后,是否接触过其他星球的生物或环境?有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小林一边为艾拉检查手臂的擦伤,一边仔细询问,“这些信息对我们判断你们的健康状况很重要,请务必如实回答。”
艾拉摇了摇头,声音带着疲惫:“我们从‘自由港’出发后,只在‘黑石矿场’停留过 1 小时,没有接触过其他生物。遭遇袭击后,我们一直在飞船上,除了蒂姆的高烧和我的擦伤,马库斯船长的额头也被碎片划伤,没有其他不适。”
小林查看了马库斯额头的伤口,发现已经进行过简单包扎,但伤口边缘有轻微红肿,存在感染风险。她用无菌纱布清理掉旧的包扎物,涂抹上抗菌药膏,重新进行包扎:“伤口需要每天更换药膏,避免沾水,我会给你们留下足够的药品和使用说明,后续有任何不适,随时通过通讯器联系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