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舰桥的战术屏幕上,代表拾荒者舰队的红点始终悬浮在 200 万公里外的坐标。凯指尖敲击着控制台边缘,目光扫过星图上标注的小行星带:“那些杂碎还在盯着我们的船坞。龙骨刚铺好,绝不能让他们搞破坏。”
老周抱着双臂站在旁侧,靴底碾过地面的金属碎屑:“库房里还有三十七个旧型号探测器,是上次拾荒从坠毁的侦查舰上拆的。另外有两百块星髓合金边角料,刚好能做地雷外壳。” 他咧嘴一笑,露出豁牙,“虽然是破烂货,但裹上灵能晶体粉,威力不比军用的差。”
小林正用数据线连接着一台锈迹斑斑的探测器,屏幕上跳动的代码突然变成绿色:“旧探测器的信号模块修好了!我给它们加了灵能中继功能,只要在小行星带形成三角组网,探测范围能覆盖 120 万公里。” 她举起数据板,“就是能源模块得改,用核心模块的副能量流供电更稳定。”
星璃的身影出现在舰桥入口,额间晶体映着战术屏幕的蓝光:“我‘看’到小行星带里有三条能量乱流,” 她抬手在空中划出弧形轨迹,“浮标不能布置在那些区域,会被冲得偏离位置。” 她指尖点向星图左侧,“这里的碎石密度最低,适合做预警主节点。”
凯点头按下通讯器:“雷诺,安排‘工蜂’运输艇待命。小林带蒂姆负责浮标调试,老周和我去改造地雷,星璃……” 他看向女孩,“你的灵能得帮我们校准浮标位置,太空里可没有 GPS。”
两小时后,“工蜂” 运输艇的舱门在小行星带边缘打开。冰冷的真空里,碎石如同漂浮的墓碑,最大的直径足有百米,表面还嵌着陈年的飞船残骸。老周操控机械臂将装有探测器的集装箱推出去,金属箱在反重力场中缓缓展开,露出三十七个顶着天线的圆柱状浮标。
“第一批浮标,部署在 A 区三角节点。” 凯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电流的滋滋声。小林按下启动键,第一个浮标底部突然喷出淡蓝色的离子束,如同深海中的发光水母,缓缓飞向预定坐标。它表面的传感器阵列展开,发出脉冲信号,在战术屏幕上点亮一个绿色光点。
星璃坐在运输艇的观测舱内,额间晶体与浮标建立连接:“它的能量流很弱,像快熄灭的蜡烛。” 她闭上眼睛,灵能顺着信号通道注入浮标,“我给它加了层能量壳,能抵抗碎石撞击。”
蒂姆举着摄像机拍摄,镜头里突然出现一块拳头大的碎石,直奔浮标而去。小林惊呼着要启动应急程序,却见碎石撞上星璃布下的能量壳,瞬间碎裂成粉尘。“厉害!” 蒂姆咋舌,“这比防护罩还管用。”
但麻烦很快接踵而至。当部署到第五个浮标时,信号突然中断。小林调出数据日志,脸色骤变:“是太阳风干扰!探测器的旧天线抗辐射能力太差,信号被吹散了。” 她快速敲击键盘,“得给天线加屏蔽层,用星髓合金的碎屑就行!”
老周立刻从工具箱里翻出金属碎屑,用激光焊接机熔成薄片。凯接过屏蔽层,贴在浮标天线上:“当年在废船里拆设备,这种辐射干扰见得多了。” 他按下重启键,浮标重新亮起,“现在试试,信号强度提升了 40%。”
星璃突然指向远处一块巨大的陨石:“那里有能量反射源。” 她的灵能延伸过去,“可以把浮标藏在陨石背面,既能避开太阳风,又能扩大探测范围。”
按照这个方法,团队将十二个浮标部署在陨石背风处。当最后一个浮标激活时,战术屏幕上的绿色光点突然连成网状,形成覆盖小行星带外层的预警网。小林调出模拟界面,一艘虚拟的拾荒者战舰刚进入网区,警报立刻响起:“预警时间测算完毕,能提前 47 分钟发现目标!”
休息间隙,凯啃着压缩饼干,看向屏幕上拾荒者舰队的位置。雷诺的影像突然弹出:“刚才他们的侦查舰动了一下,朝着小行星带的方向,不过很快又退回去了。” 他顿了顿,“你们的浮标起效了,他们察觉到我们在布防。”
老周拍了拍身旁的地雷箱:“这才刚开始,真正的惊喜还在后头。” 箱子里的自动地雷呈橄榄球形状,外壳是星髓合金压制的,表面嵌着灵能感应探头。“我给这些家伙装了两种引爆模式,碰到拾荒者的能量信号就炸,或者收到浮标的预警信号也能炸。”
布设雷区比部署浮标更危险。小行星带的引力紊乱,稍不留意地雷就会飘向未知区域。星璃全程用灵能牵引着地雷,如同操控着无形的丝线。“每个地雷之间要保持 500 米间距,” 她的声音有些疲惫,额间晶体的蓝光黯淡了些,“形成蜂巢状布局,这样不管从哪个方向来,都能触发引爆。”
蒂姆负责记录地雷坐标,突然发现其中一个地雷的推进器出了故障,朝着 “先锋号” 的方向飘去。“不好!” 他惊呼着要启动自毁程序,却被星璃拦住。女孩的灵能瞬间缠绕住地雷,硬生生将它拽回预定位置:“别炸,我们的资源不多了。” 她指尖划过地雷外壳,“推进器只是卡住了,我帮它弄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